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1 | 下载87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的调强放疗技术(两种不同切线野及近似均分野)在双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靶区剂量分布和正常组织受量的优劣.方法:选取10例经我科治疗的双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病例.重新设计三组计划:计划A为切线野左右乳腺分别调强;计划B为切线野左右乳腺整体调强;计划C为近似均分野调强.评估3种不同调强技术的均一度和适形度,并评估其肺、心脏重要正常组织受量.结果:三组计划的HI分别为1.10、1.09和1.09;CI分别为0.82、0.83和0.86,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A、B、C三组计划的双肺V20(%)分别为26.74±4.83,34.28±3.75,31.40±9.01;V10(%)分别为40.70±4.56,72.42±5.151,62.90±11.22;V5(%)分别为57.72±6.17,88.68±5.48,82.04±5.28;平均剂量分别为13.10±1.89,18.14±1.35,16.38±2.01.计划A的V10和V5较计划B和C低(P=0.000,0.002),平均剂量也较低(P=0.002,0.032).计划A的心脏受量亦较低,但与计划B、C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侧乳腺癌保乳术后采用切线野分别调强并整合的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可明显减低正常肺组织的受照射剂量,特别是减少双肺低剂量区及双肺平均受照射剂量,进而降低放射性肺炎这一并发症.

作者:常浩;何东杰;王启明;余宗艳

来源:现代肿瘤医学 2020 年 28卷 2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1 | 下载:87
作者:
常浩;何东杰;王启明;余宗艳
来源:
现代肿瘤医学 2020 年 28卷 24期
标签:
双侧乳腺癌保乳术 调强放射治疗 剂量学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的调强放疗技术(两种不同切线野及近似均分野)在双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中靶区剂量分布和正常组织受量的优劣.方法:选取10例经我科治疗的双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的病例.重新设计三组计划:计划A为切线野左右乳腺分别调强;计划B为切线野左右乳腺整体调强;计划C为近似均分野调强.评估3种不同调强技术的均一度和适形度,并评估其肺、心脏重要正常组织受量.结果:三组计划的HI分别为1.10、1.09和1.09;CI分别为0.82、0.83和0.86,单因素方差分析三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A、B、C三组计划的双肺V20(%)分别为26.74±4.83,34.28±3.75,31.40±9.01;V10(%)分别为40.70±4.56,72.42±5.151,62.90±11.22;V5(%)分别为57.72±6.17,88.68±5.48,82.04±5.28;平均剂量分别为13.10±1.89,18.14±1.35,16.38±2.01.计划A的V10和V5较计划B和C低(P=0.000,0.002),平均剂量也较低(P=0.002,0.032).计划A的心脏受量亦较低,但与计划B、C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侧乳腺癌保乳术后采用切线野分别调强并整合的调强放射治疗技术可明显减低正常肺组织的受照射剂量,特别是减少双肺低剂量区及双肺平均受照射剂量,进而降低放射性肺炎这一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