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53 | 下载149

目的:探索口服吉非替尼片后代谢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与CYP2D6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01-2018.12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确诊的NSCLC患者180例,使用ARMS法行基因检测具有EGFR19del或21 L858R敏感突变,并口服吉非替尼,随访过程中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分为肝损组和非肝损组,皮疹组与非皮疹组并收集患者的外周血.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检测以上患者CYP2D6基因rs1065852位点的基因型.通过χ2检验探究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肝损害及皮疹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YP2D6基因rs1065852位点的基因型、肿瘤分期、基因突变类型与使用吉非替尼发生肝损害相关,CYP2D6基因rs1065852位点的基因型,肿瘤分期与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皮疹发生相关,对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结论:口服吉非替尼片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YP2D6的rs1065852位点基因多态性可预测肝功能及皮疹发生可能性.

作者:陈丽鹃;俞婷婷;单莉;韩志刚

来源:现代肿瘤医学 2021 年 29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53 | 下载:149
作者:
陈丽鹃;俞婷婷;单莉;韩志刚
来源:
现代肿瘤医学 2021 年 29卷 2期
标签:
NSCLC 吉非替尼 CYP2D6 肝损害 皮疹
目的:探索口服吉非替尼片后代谢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与CYP2D6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01-2018.12于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理确诊的NSCLC患者180例,使用ARMS法行基因检测具有EGFR19del或21 L858R敏感突变,并口服吉非替尼,随访过程中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反应分为肝损组和非肝损组,皮疹组与非皮疹组并收集患者的外周血.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检测以上患者CYP2D6基因rs1065852位点的基因型.通过χ2检验探究吉非替尼靶向治疗肝损害及皮疹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YP2D6基因rs1065852位点的基因型、肿瘤分期、基因突变类型与使用吉非替尼发生肝损害相关,CYP2D6基因rs1065852位点的基因型,肿瘤分期与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皮疹发生相关,对临床用药有指导意义.结论:口服吉非替尼片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YP2D6的rs1065852位点基因多态性可预测肝功能及皮疹发生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