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6 | 下载8

目的探讨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JRA)并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5年3月~2004年4月我科就诊的39例JRA并葡萄膜炎患儿进行眼科裂隙灯、B超、眼底、ESR、类风湿因子(RF)、ASO及胸部X线检查,并分析患儿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0例经治疗眼病症状消失,10例有不同程度虹膜后黏连,3眼并白内障,3眼继发青光眼,2眼仅存光感,1眼眼球萎缩.病程3个月左右.结论 JRA并葡萄膜炎多为慢性复发性前葡萄膜炎,病程隐匿,其典型特点是均有关节炎病史、发病年龄在16岁以下的前葡萄膜炎.常用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睫状肌麻痹剂(如阿托品)、免疫抑制剂.儿科医师应重视JPA患儿眼科情况,眼科医生应熟悉眼与全身病的关系,以便其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合理治疗,减少致盲率.

作者:余涵;张向东

来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5 年 20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6 | 下载:8
作者:
余涵;张向东
来源: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5 年 20卷 7期
标签:
关节炎,幼年类风湿性 葡萄膜炎 诊断 治疗
目的探讨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JRA)并葡萄膜炎的临床特征、诊断及治疗.方法对1995年3月~2004年4月我科就诊的39例JRA并葡萄膜炎患儿进行眼科裂隙灯、B超、眼底、ESR、类风湿因子(RF)、ASO及胸部X线检查,并分析患儿预后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20例经治疗眼病症状消失,10例有不同程度虹膜后黏连,3眼并白内障,3眼继发青光眼,2眼仅存光感,1眼眼球萎缩.病程3个月左右.结论 JRA并葡萄膜炎多为慢性复发性前葡萄膜炎,病程隐匿,其典型特点是均有关节炎病史、发病年龄在16岁以下的前葡萄膜炎.常用治疗药物为糖皮质激素、睫状肌麻痹剂(如阿托品)、免疫抑制剂.儿科医师应重视JPA患儿眼科情况,眼科医生应熟悉眼与全身病的关系,以便其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合理治疗,减少致盲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