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86 | 下载80

目的 探讨监测危重新生儿血浆凝血酶原片段F1+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及D-二聚体等凝血及纤溶因子水平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期(pre-DIC)的诊断及治疗意义.方法 对NICU收治的96例危重症及36例正常新生儿检测F1+2、TAT及D-二聚体水平,对30例诊断pre-DIC的患儿予抗凝治疗,并监测治疗后F1+2、TAT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 危重症组与对照组相比,F1+2、TAT、D-二聚体水平均增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均<0.01).TAT对pre-DIC诊断的敏感性较高,F1+2特异性强;三者在抗凝治疗后均明显下降.F1+2与TAT、D-二聚体三者之间均呈直线正相关,F1+2与TAT、D-二聚体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70 P<0.01;r=0.42 P<0.05;TAT与D-二聚体呈正相关(r=0.35 P<0.05);F1+2、TAT、D-二聚体与危重评分呈直线负相关(r=-0.68、0.72、-0.54 P均<0.01).结论 检测TAT、F1+2、D-二聚体水平监测危重新生儿的血液高凝状态,有助于pre-DIC的诊断,并可协助判断抗凝治疗的效果.

作者:刘兰

来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6 年 21卷 1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86 | 下载:80
作者:
刘兰
来源: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06 年 21卷 14期
标签: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期 凝血酶原片段F1+2 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 D-二聚体
目的 探讨监测危重新生儿血浆凝血酶原片段F1+2、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及D-二聚体等凝血及纤溶因子水平对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前期(pre-DIC)的诊断及治疗意义.方法 对NICU收治的96例危重症及36例正常新生儿检测F1+2、TAT及D-二聚体水平,对30例诊断pre-DIC的患儿予抗凝治疗,并监测治疗后F1+2、TAT及D-二聚体水平.结果 危重症组与对照组相比,F1+2、TAT、D-二聚体水平均增高,差异有极显著性(P均<0.01).TAT对pre-DIC诊断的敏感性较高,F1+2特异性强;三者在抗凝治疗后均明显下降.F1+2与TAT、D-二聚体三者之间均呈直线正相关,F1+2与TAT、D-二聚体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70 P<0.01;r=0.42 P<0.05;TAT与D-二聚体呈正相关(r=0.35 P<0.05);F1+2、TAT、D-二聚体与危重评分呈直线负相关(r=-0.68、0.72、-0.54 P均<0.01).结论 检测TAT、F1+2、D-二聚体水平监测危重新生儿的血液高凝状态,有助于pre-DIC的诊断,并可协助判断抗凝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