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2 | 下载0

目的 分析汉族婴儿接种卡介苗(BCG)后的免疫效果,探讨树突状细胞表达的特异性表面分子(DC-SIGN)编码第4外显子多拷贝重复序列区(简称Dc-SIGN重复序列区基因)多态性与BCG接种效果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例符合以下人选条件的汉族婴儿作为研究对象:1.出生24 h内在出生医院接种BCG;2.BCG接种后12周在指定医疗机构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3.排除早产儿接种、伴随感染和漏接种后补接种等情况;4.获得婴儿监护人的知情同意.采集150例BCG接种后PPD试验阳性婴儿(PPD阳性组)和50例BCG接种后PPD阴性婴儿(PPD阴性组)的外周静脉血,通过全血基因组DNA抽提、基因片断的PCR扩增和琼脂糖电泳分析DC-SIGN重复序列区基因多态性,探讨BCG接种效果与DC-SIGN编码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 在200例BCG接种后PPD阳性和PPD阴性汉族婴儿中,存在6型和7刑2种Dc-SIGN序列区基因型,分别组成7/7野牛型纯合子(197例,占98.5

作者:周晓光;劳卫民;周平;郭芳;郭炽星;何超文;李丽妍;肖昕

来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0 年 25卷 2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2 | 下载:0
作者:
周晓光;劳卫民;周平;郭芳;郭炽星;何超文;李丽妍;肖昕
来源: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0 年 25卷 22期
标签:
卡介苗 细胞免疫 树突状细胞表达的特异性表面分子 基因多态性
目的 分析汉族婴儿接种卡介苗(BCG)后的免疫效果,探讨树突状细胞表达的特异性表面分子(DC-SIGN)编码第4外显子多拷贝重复序列区(简称Dc-SIGN重复序列区基因)多态性与BCG接种效果的关系.方法 收集200例符合以下人选条件的汉族婴儿作为研究对象:1.出生24 h内在出生医院接种BCG;2.BCG接种后12周在指定医疗机构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PD)试验;3.排除早产儿接种、伴随感染和漏接种后补接种等情况;4.获得婴儿监护人的知情同意.采集150例BCG接种后PPD试验阳性婴儿(PPD阳性组)和50例BCG接种后PPD阴性婴儿(PPD阴性组)的外周静脉血,通过全血基因组DNA抽提、基因片断的PCR扩增和琼脂糖电泳分析DC-SIGN重复序列区基因多态性,探讨BCG接种效果与DC-SIGN编码基因多态性的关系.结果 在200例BCG接种后PPD阳性和PPD阴性汉族婴儿中,存在6型和7刑2种Dc-SIGN序列区基因型,分别组成7/7野牛型纯合子(197例,占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