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96 | 下载1104

目的 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12月1484例北京儿童医院川崎病住院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北京儿童医院川崎病患几年龄分布为2个月~14.7岁,高峰年龄为1岁;男:女=1.82:1,复发率1.7%.6种主要临床表现中,发热为最常见临床表现,皮疹发生率最低.1484例川崎病患儿中行2g·kg-1IVIG初次治疗者占92.4%,其中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发生率为16.9%.实验室检查中CRP升高、ESR升高、白细胞升高、贫血、血浆清蛋白降低、低钠血症、肝功能异常、心肌酶异常发生率分别为94.5%、96.4%、89.2%、72.3%、81.8%、37.9%、56.9%、27.4%.其中贫血及心肌酶升高婴幼儿发生率较高,且除贫血和肝功能异常外,其他化验指标在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为36.1%,非冠状动脉心血管并发症中,心电图异常最常见,发生率为32.3%.结论 本组90%以上的川崎病患儿CRP及ESR升高,提示CRP及ESR可作为川崎病尤其是不完全川崎病的参考诊断指标,除贫血和肝功能异常外其他化验指标在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提示这2项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病情的轻重.

作者:付培培;杜忠东;潘岳松

来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2 年 27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96 | 下载:1104
作者:
付培培;杜忠东;潘岳松
来源: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2 年 27卷 9期
标签:
川崎病 临床特征 实验室检查 冠状动脉扩张
目的 总结川崎病的临床特征,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0年12月1484例北京儿童医院川崎病住院患儿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北京儿童医院川崎病患几年龄分布为2个月~14.7岁,高峰年龄为1岁;男:女=1.82:1,复发率1.7%.6种主要临床表现中,发热为最常见临床表现,皮疹发生率最低.1484例川崎病患儿中行2g·kg-1IVIG初次治疗者占92.4%,其中IVIG无反应型川崎病发生率为16.9%.实验室检查中CRP升高、ESR升高、白细胞升高、贫血、血浆清蛋白降低、低钠血症、肝功能异常、心肌酶异常发生率分别为94.5%、96.4%、89.2%、72.3%、81.8%、37.9%、56.9%、27.4%.其中贫血及心肌酶升高婴幼儿发生率较高,且除贫血和肝功能异常外,其他化验指标在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为36.1%,非冠状动脉心血管并发症中,心电图异常最常见,发生率为32.3%.结论 本组90%以上的川崎病患儿CRP及ESR升高,提示CRP及ESR可作为川崎病尤其是不完全川崎病的参考诊断指标,除贫血和肝功能异常外其他化验指标在冠状动脉扩张发生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提示这2项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病情的轻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