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91 | 下载212

儿科临床中应如何处理无临床发作但持久存在的(癎)性放电波?这是一个长期争议但颇具临床实践意义的热点话题.基于“药物治疗是为控制癫(癎)临床发作而非异常脑电图”这一传统观念,既往多数主张顺其自然,不予干预的态度.然而,通过多年来的深入研究,尤其多种先进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已充分证明无临床发作的(癎)性放电的不良本性.不仅会引起其放电区域一过性皮质功能障碍,同时还可通过神经元网络联系致远端皮质功能受损.持久或频繁放电甚至可能导致皮质的区域性萎缩.当前,大家对睡眠中持续性(癎)性放电—致同意应尽早药物治疗,但对间断出现的临床下(癎)性放电应如何处置依然存在分歧.现扼要介绍相关分歧,并提出个人观念供参考.

作者:蔡方成

来源: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3 年 28卷 2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91 | 下载:212
作者:
蔡方成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13 年 28卷 24期
标签:
临床下(癎)性放电 认知功能 抗癫(癎)药物 儿童
儿科临床中应如何处理无临床发作但持久存在的(癎)性放电波?这是一个长期争议但颇具临床实践意义的热点话题.基于“药物治疗是为控制癫(癎)临床发作而非异常脑电图”这一传统观念,既往多数主张顺其自然,不予干预的态度.然而,通过多年来的深入研究,尤其多种先进神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已充分证明无临床发作的(癎)性放电的不良本性.不仅会引起其放电区域一过性皮质功能障碍,同时还可通过神经元网络联系致远端皮质功能受损.持久或频繁放电甚至可能导致皮质的区域性萎缩.当前,大家对睡眠中持续性(癎)性放电—致同意应尽早药物治疗,但对间断出现的临床下(癎)性放电应如何处置依然存在分歧.现扼要介绍相关分歧,并提出个人观念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