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11 | 下载150

目的:探讨≤40岁(年轻妇女)和> 40岁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00~2010年广东省妇幼安康工程——子宫内膜癌防治项目协作组10081例子宫内膜癌病例,将其中手术病理资料较完整的9437例,按年龄分为≤40岁组(842例)和> 40岁组(8595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40岁组的平均发病年龄为35.7±4.2岁,>40岁组的为54.2±7.6岁.≤40岁组不孕、未产比例高于>40岁组(10.9%,36.5% vs 1.2%,4.0%)(P<0.01),而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比例低于>40岁组(3.1%,3.4% vs 9.5%,19.4%)(P<0.01),两组肥胖患者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发症状均以异常子宫出血为主(86.7%与88.4%)(P>0.05).两组在手术病理分期、ER阳性、宫颈浸润、腹水细胞学阳性、附件转移、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组子宫内膜样腺癌比例、PR阳性比例高于>40岁组(98.2%,84.5% vs 96.7%,77.7%),而G3、淋巴管间隙受累、深肌层浸润比例少于>40岁组(9.7%,2.1%,14.0% vs 16.0%,3.8%,26.2%)(P<0.05).结论:与40岁以上年龄组相比较,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临床症状无特殊,更常有不孕、未产,而更少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深肌层浸润少,高中分化及子宫内膜样

作者:李小毛;刘继红;何勉;陈建国;王刚

来源: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5 年 31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11 | 下载:150
作者:
李小毛;刘继红;何勉;陈建国;王刚
来源: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15 年 31卷 5期
标签:
子宫内膜癌 年轻妇女 临床病理 Endometrial cancer Young women Clinic-pathological
目的:探讨≤40岁(年轻妇女)和> 40岁子宫内膜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2000~2010年广东省妇幼安康工程——子宫内膜癌防治项目协作组10081例子宫内膜癌病例,将其中手术病理资料较完整的9437例,按年龄分为≤40岁组(842例)和> 40岁组(8595例),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40岁组的平均发病年龄为35.7±4.2岁,>40岁组的为54.2±7.6岁.≤40岁组不孕、未产比例高于>40岁组(10.9%,36.5% vs 1.2%,4.0%)(P<0.01),而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比例低于>40岁组(3.1%,3.4% vs 9.5%,19.4%)(P<0.01),两组肥胖患者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首发症状均以异常子宫出血为主(86.7%与88.4%)(P>0.05).两组在手术病理分期、ER阳性、宫颈浸润、腹水细胞学阳性、附件转移、淋巴结转移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0岁组子宫内膜样腺癌比例、PR阳性比例高于>40岁组(98.2%,84.5% vs 96.7%,77.7%),而G3、淋巴管间隙受累、深肌层浸润比例少于>40岁组(9.7%,2.1%,14.0% vs 16.0%,3.8%,26.2%)(P<0.05).结论:与40岁以上年龄组相比较,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临床症状无特殊,更常有不孕、未产,而更少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年轻妇女子宫内膜癌患者深肌层浸润少,高中分化及子宫内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