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5 | 下载229

目的:探讨第三产程时限的分布及其与产后出血(PPH)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娩符合单胎足月妊娠、阴道分娩、无椎管内镇痛且有完整记录的病例共10983例,以10分钟为间隔,将第三产程分为4组(0~9分钟、10~19分钟、20~29分钟、≥30分钟),分析第三产程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PPH的关系.结果: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人工流产≥3次与分娩孕周≥40周是第三产程时限超过30分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②第三产程中位数时间为8分钟,第95百分位数(95th)为30分钟;③Spearman相关性分析示第三产程时限与PPH、Ⅱ级PPH(失血量≥1500 ml)及输血风险均呈正相关性(rs>O,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当第三产程超过10分钟后,PPH、Ⅱ级PPH的风险明显增高(OR>1,P<0.05);ROC曲线预测Ⅱ级PPH的阈值为9.5分钟,敏感度为72.6%,特异度为62.6%.结论:我国产妇第三产程时限的95th依然为30分钟,但发生PPH的风险在胎儿娩出10分钟后即显著增加,故应前移预防PPH关口,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产妇更应做好预防和处理PPH的准备.

作者:朱天颖;马骏楠;于圣南;谢敏;马润玫

来源:实用妇产科杂志 2021 年 37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5 | 下载:229
作者:
朱天颖;马骏楠;于圣南;谢敏;马润玫
来源:
实用妇产科杂志 2021 年 37卷 4期
标签:
第三产程时限 危险因素 产后出血
目的:探讨第三产程时限的分布及其与产后出血(PPH)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娩符合单胎足月妊娠、阴道分娩、无椎管内镇痛且有完整记录的病例共10983例,以10分钟为间隔,将第三产程分为4组(0~9分钟、10~19分钟、20~29分钟、≥30分钟),分析第三产程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与PPH的关系.结果: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人工流产≥3次与分娩孕周≥40周是第三产程时限超过30分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P<0.05);②第三产程中位数时间为8分钟,第95百分位数(95th)为30分钟;③Spearman相关性分析示第三产程时限与PPH、Ⅱ级PPH(失血量≥1500 ml)及输血风险均呈正相关性(rs>O,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当第三产程超过10分钟后,PPH、Ⅱ级PPH的风险明显增高(OR>1,P<0.05);ROC曲线预测Ⅱ级PPH的阈值为9.5分钟,敏感度为72.6%,特异度为62.6%.结论:我国产妇第三产程时限的95th依然为30分钟,但发生PPH的风险在胎儿娩出10分钟后即显著增加,故应前移预防PPH关口,对于有高危因素的产妇更应做好预防和处理PPH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