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9 | 下载79

目的 探讨MS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对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DSM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例SIDSM 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薄层容积扫描,采用多种后处理技术观察SIDSM A 的内膜片、真假腔及破口显示率.结果SIDSMA的长度与腹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中等正相关,第一破口位置距离腹主动脉距离与 VAS 弱正相关;多平面重建(M PR)、曲面重建(CPR)及容积再现(VR)对内膜片、真假腔的显示率高,M PR和CPR对破口的显示率较高;VR虽然可以显示分支血管,但对于破口的显示率显著低于MPR和CPR技术.结论 MSCT 血管成像对SIDSMA诊断具有明确的价值,MPR、CPR和VR可作为后处理技术首选方法.

作者:金同梅;高扬娟;张廉良;李大鹏;鲁姗姗

来源: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7 年 33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9 | 下载:79
作者:
金同梅;高扬娟;张廉良;李大鹏;鲁姗姗
来源: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7 年 33卷 12期
标签:
肠系膜上动脉 夹层 计算机体层成像 血管造影术 后处理技术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 postprocessing techniques
目的 探讨MSCT血管成像及后处理技术对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IDSMA)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0例SIDSM A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薄层容积扫描,采用多种后处理技术观察SIDSM A 的内膜片、真假腔及破口显示率.结果SIDSMA的长度与腹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中等正相关,第一破口位置距离腹主动脉距离与 VAS 弱正相关;多平面重建(M PR)、曲面重建(CPR)及容积再现(VR)对内膜片、真假腔的显示率高,M PR和CPR对破口的显示率较高;VR虽然可以显示分支血管,但对于破口的显示率显著低于MPR和CPR技术.结论 MSCT 血管成像对SIDSMA诊断具有明确的价值,MPR、CPR和VR可作为后处理技术首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