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04 | 下载322

目的 探讨小儿腹部胚胎型横纹肌肉瘤(ERMS)的CT表现与鉴别诊断,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腹部ERMS 18例,结合手术病理分析其CT表现.结果 18例患儿中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2.77±1.54)岁,小儿腹部ERMS临床症状以病变部位包块多见,其中横跨腹盆腔15例,腹膜后3例.肿瘤长径约7~20 cm.病理类型为ERMS.CT表现为病变部位包块,密度不均匀,肿块体积较大时常伴坏死,未见钙化.增强后肿块实质部分不均匀强化,延迟扫描强化更明显,坏死部分未见强化.病变内均可见类球形强化.结论 小儿腹部ERMS CT表现为巨大肿块,伴坏死,不伴钙化,增强扫描时肿块内可见类球形强化.患者的年龄及发病部位对该病的诊断也有提示作用.

作者:陈臻;卢柱华;刘珍银;曹亚先;李鹤虹

来源: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8 年 34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04 | 下载:322
作者:
陈臻;卢柱华;刘珍银;曹亚先;李鹤虹
来源: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8 年 34卷 7期
标签:
小儿 胚胎型横纹肌肉瘤 计算机体层成像
目的 探讨小儿腹部胚胎型横纹肌肉瘤(ERMS)的CT表现与鉴别诊断,以期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 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小儿腹部ERMS 18例,结合手术病理分析其CT表现.结果 18例患儿中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2.77±1.54)岁,小儿腹部ERMS临床症状以病变部位包块多见,其中横跨腹盆腔15例,腹膜后3例.肿瘤长径约7~20 cm.病理类型为ERMS.CT表现为病变部位包块,密度不均匀,肿块体积较大时常伴坏死,未见钙化.增强后肿块实质部分不均匀强化,延迟扫描强化更明显,坏死部分未见强化.病变内均可见类球形强化.结论 小儿腹部ERMS CT表现为巨大肿块,伴坏死,不伴钙化,增强扫描时肿块内可见类球形强化.患者的年龄及发病部位对该病的诊断也有提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