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62 | 下载144

目的 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临终阶段创伤后成长及应对方式的特点.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抽取北京市、唐山市10家三级综合医院内就诊的280例生存期预计在6个月内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创伤后成长评估量表、癌症应对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61.13±16.78)分,对生活的欣赏(23.71±7.34)分,与他人关系(12.54±5.14)分,自我转变(10.89±4.35)分,个人力量(10.67±3.55)分,新的可能性(8.17±2.11)分,均高于中间值;应对方式中面对的得分最高(3.35±0.52)分,依次为回避与压抑(2.71±0.41)分,发泄(254±0.37)分,屈服(2.15±0.49)分,幻想(1.24±0.29)分,创伤后成长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应对方式中的面对、发泄呈正相关,与回避、压抑、屈服和幻想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婚姻、对疾病了解程度、文化程度=大专以上、面对进入回归模型,能预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临终阶段的创伤后成长.结论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在临终阶段经历着一定程度的创伤后成长,较多采用面对的应对方式.护理人员应注意激发临终阶段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创伤后成长,促进患者积极体验人生.

作者:刘钰;孙玉倩;王凤玲;赵佳

来源: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年 30卷 1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62 | 下载:144
作者:
刘钰;孙玉倩;王凤玲;赵佳
来源: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 年 30卷 13期
标签:
肿瘤 创伤后成长 应对方式
目的 探讨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临终阶段创伤后成长及应对方式的特点.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抽取北京市、唐山市10家三级综合医院内就诊的280例生存期预计在6个月内的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应用创伤后成长评估量表、癌症应对问卷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患者创伤后成长总分(61.13±16.78)分,对生活的欣赏(23.71±7.34)分,与他人关系(12.54±5.14)分,自我转变(10.89±4.35)分,个人力量(10.67±3.55)分,新的可能性(8.17±2.11)分,均高于中间值;应对方式中面对的得分最高(3.35±0.52)分,依次为回避与压抑(2.71±0.41)分,发泄(254±0.37)分,屈服(2.15±0.49)分,幻想(1.24±0.29)分,创伤后成长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应对方式中的面对、发泄呈正相关,与回避、压抑、屈服和幻想呈负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婚姻、对疾病了解程度、文化程度=大专以上、面对进入回归模型,能预测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临终阶段的创伤后成长.结论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在临终阶段经历着一定程度的创伤后成长,较多采用面对的应对方式.护理人员应注意激发临终阶段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的创伤后成长,促进患者积极体验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