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18 | 下载27

目的 探索肌电图在半面短小咬肌功能定量评估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自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的33例CT明确诊断为单侧半面短小患儿.利用BioNeuro多参数生物反馈仪测定息儿下颌姿势位(MPP)及3次最大自愿收缩状态(MVC)的两侧咬肌电位值,分别取波幅均方根值记为静息/活动平均电位;取3次活动平均电位的平均值,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患儿健、患侧平均电位差异.计算半面短小患儿患侧/健侧咬肌活动平均电位的比值(A/U),提出基于A/U的半面短小咬肌功能定量分类.结果 患侧咬肌平均活动电位(37.97±20.40) mV明显低于对侧(70.35±33.70) mV,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咬肌功能定量分类MFC将半面短小患儿分为四型:MFC Ⅰ型(A/U>0.8)、MFC Ⅱ型(0.6<A/U≤0.8)、MFCⅢ型(0.3<A/U≤0.6)和MFCⅣ型(A/U≤0.3).结论 半面短小患儿咀嚼肌活动发生改变,约有75.8%(25/33)的患儿存在患侧咬肌功能受累;基于A/U提出的咬肌功能定量分类,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半面短小咬肌功能情况.

作者:韩文卿;马莉萍;陈骁俊;Zin Mar Aung;孙梦哲;Mooi Wei Jun;石寒菡;杨娴娴;柴岗;许佳

来源: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9 年 30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18 | 下载:27
作者:
韩文卿;马莉萍;陈骁俊;Zin Mar Aung;孙梦哲;Mooi Wei Jun;石寒菡;杨娴娴;柴岗;许佳
来源: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19 年 30卷 12期
标签:
半面短小症 肌电图 咬肌发育不全 咬肌功能定量分类
目的 探索肌电图在半面短小咬肌功能定量评估中的可行性.方法 选取自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的33例CT明确诊断为单侧半面短小患儿.利用BioNeuro多参数生物反馈仪测定息儿下颌姿势位(MPP)及3次最大自愿收缩状态(MVC)的两侧咬肌电位值,分别取波幅均方根值记为静息/活动平均电位;取3次活动平均电位的平均值,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患儿健、患侧平均电位差异.计算半面短小患儿患侧/健侧咬肌活动平均电位的比值(A/U),提出基于A/U的半面短小咬肌功能定量分类.结果 患侧咬肌平均活动电位(37.97±20.40) mV明显低于对侧(70.35±33.70) mV,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咬肌功能定量分类MFC将半面短小患儿分为四型:MFC Ⅰ型(A/U>0.8)、MFC Ⅱ型(0.6<A/U≤0.8)、MFCⅢ型(0.3<A/U≤0.6)和MFCⅣ型(A/U≤0.3).结论 半面短小患儿咀嚼肌活动发生改变,约有75.8%(25/33)的患儿存在患侧咬肌功能受累;基于A/U提出的咬肌功能定量分类,能在一定程度上评估半面短小咬肌功能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