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9 | 下载4

目的 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管理模式,降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管理风险,探讨风险管理在儿童HCC家庭留置中的应用效果,尤其是在导管堵塞,外渗,意外拔针/脱管,穿刺点感染几个方面,从而减低家庭留置的风险,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方法 将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液科2013年1-12月PICC导管家庭留置的139例患儿纳入研究.以2013年1-6月仅实施常规护理的7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2013年7-12月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风险管理的67例患儿作为观察组,针对对照组中出现的影响家庭留置效果的高危因素,实施相应的整改措施并运用到观察组中,比较2组中心静脉留置输液患儿出现导管堵塞、意外拔针/脱管、穿刺点感染等风险的发生情况及平均留置时间的差异性,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风险管理实施前(对照组)异常情况发生率为22.22%,风险管理实施后(观察组)异常情况发生率降至5.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的PICC导管留置时间[(214.58±16.90)d]较对照组[(181.63±12.38)d]明显延长,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风险管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管理模式,其临床应用有利于提升患儿PICC家庭留置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降低了需反复血管穿刺的风险及难度,减少了治疗费用,提高了患儿的生活

作者:李娜;殷海斌;袁明泽;张琳;田新

来源:中华全科医学 2016 年 14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9 | 下载:4
作者:
李娜;殷海斌;袁明泽;张琳;田新
来源:
中华全科医学 2016 年 14卷 6期
标签:
风险管理 血液科 PICC导管家庭留置 Risk management Hematology Department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line care at home
目的 寻求一种更安全、有效的管理模式,降低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管理风险,探讨风险管理在儿童HCC家庭留置中的应用效果,尤其是在导管堵塞,外渗,意外拔针/脱管,穿刺点感染几个方面,从而减低家庭留置的风险,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方法 将昆明市儿童医院血液科2013年1-12月PICC导管家庭留置的139例患儿纳入研究.以2013年1-6月仅实施常规护理的7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2013年7-12月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风险管理的67例患儿作为观察组,针对对照组中出现的影响家庭留置效果的高危因素,实施相应的整改措施并运用到观察组中,比较2组中心静脉留置输液患儿出现导管堵塞、意外拔针/脱管、穿刺点感染等风险的发生情况及平均留置时间的差异性,运用SPSS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风险管理实施前(对照组)异常情况发生率为22.22%,风险管理实施后(观察组)异常情况发生率降至5.9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的PICC导管留置时间[(214.58±16.90)d]较对照组[(181.63±12.38)d]明显延长,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风险管理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管理模式,其临床应用有利于提升患儿PICC家庭留置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延长留置时间,降低了需反复血管穿刺的风险及难度,减少了治疗费用,提高了患儿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