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60 | 下载34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右心衰者口服地高辛片后血药浓度上升速度和峰值血药浓度的变化,定量分析右心衰对口服地高辛吸收的影响.方法: 7例合并右心衰者和 7例左心衰者每天口服地高辛片 0.125 mg,于第 8天服药后分别采血 10次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地高辛血药浓度,用 3p87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拟合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用 SPSS 10.0软件包对照分析峰值血药浓度( Cmax)、达峰时间( Tp)和吸收速度常数( Ka).结果:右心衰组平均峰值血药浓度 (Cmax)=(1.12± 0.21)ng/mL,左心衰组 Cmax=(1.61± 0.36)ng/mL,两组比较 P=0.008;右心衰组平均达峰时间( Tp) =(7.00± 1.52) h,左心衰组 Tp=(5.14± 1.64)h,两组比较 P=0.048;右心衰组平均吸收速度常数( ka) =(0.33± 0.14)(1/h),左心衰组 ka=(0.65± 0.22)( 1/ h),两组比较, P=0.006.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右心衰者口服地高辛片后血药浓度上升速度缓慢,峰值血药浓度低,右心衰显著影响口服地高辛片的吸收.

作者:靳晨亭;朱桂平;周万兴;陈吉生;江永南

来源:实用医学杂志 2005 年 21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60 | 下载:34
作者:
靳晨亭;朱桂平;周万兴;陈吉生;江永南
来源:
实用医学杂志 2005 年 21卷 1期
标签:
心力衰竭,充血性 地高辛 吸收
目的:检测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右心衰者口服地高辛片后血药浓度上升速度和峰值血药浓度的变化,定量分析右心衰对口服地高辛吸收的影响.方法: 7例合并右心衰者和 7例左心衰者每天口服地高辛片 0.125 mg,于第 8天服药后分别采血 10次用荧光偏振免疫法测地高辛血药浓度,用 3p87药代动力学分析软件拟合房室模型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用 SPSS 10.0软件包对照分析峰值血药浓度( Cmax)、达峰时间( Tp)和吸收速度常数( Ka).结果:右心衰组平均峰值血药浓度 (Cmax)=(1.12± 0.21)ng/mL,左心衰组 Cmax=(1.61± 0.36)ng/mL,两组比较 P=0.008;右心衰组平均达峰时间( Tp) =(7.00± 1.52) h,左心衰组 Tp=(5.14± 1.64)h,两组比较 P=0.048;右心衰组平均吸收速度常数( ka) =(0.33± 0.14)(1/h),左心衰组 ka=(0.65± 0.22)( 1/ h),两组比较, P=0.006.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右心衰者口服地高辛片后血药浓度上升速度缓慢,峰值血药浓度低,右心衰显著影响口服地高辛片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