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6 | 下载8

目的 探讨咪唑斯汀在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上的应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纳入5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均外用卤米松软膏,试验组(28例)在此基础上口服咪唑斯汀10 mg/d.应用ELISA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分析治疗前后血清及皮损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血清sICAM-1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皮损处的ICAM-1原位表达均下调,且试验组下调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ICAM-1及皮损ICAM-1与疾病活动严重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咪唑斯汀可能通过下调血清sICAM-1及皮损中ICAM-1水平,抑制白三烯、TNF-α以及中性粒细胞游走等,起到缓解瘙痒并减轻皮损炎症反应.

作者:刘琬椿;熊心猜;段茜;刘婷;张浩

来源: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 年 11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6 | 下载:8
作者:
刘琬椿;熊心猜;段茜;刘婷;张浩
来源: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4 年 11卷 4期
标签:
银屑病 咪唑斯汀 细胞间粘附分子-1 Psoriasis Mizolastin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
目的 探讨咪唑斯汀在寻常型银屑病治疗上的应用及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方法纳入56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均外用卤米松软膏,试验组(28例)在此基础上口服咪唑斯汀10 mg/d.应用ELISA和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分析治疗前后血清及皮损中细胞间粘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6周后,两组患者血清sICAM-1均有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皮损处的ICAM-1原位表达均下调,且试验组下调更明显,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ICAM-1及皮损ICAM-1与疾病活动严重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 咪唑斯汀可能通过下调血清sICAM-1及皮损中ICAM-1水平,抑制白三烯、TNF-α以及中性粒细胞游走等,起到缓解瘙痒并减轻皮损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