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5 | 下载8

目的:观察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经阿托伐他汀干预后血浆溶血磷脂类分子含量的变化.方法:测定18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及其相似总磷脂含量,并与10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18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和1年时的血浆溶血磷脂类含量,观察卒中发生情况.结果: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及总磷脂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均<0.01).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1年时,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溶血磷脂酸和总磷脂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溶血磷脂酸和总磷脂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1).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组3个月卒中发病例数分别为6和3例,1年时分别为11和6例,阿托伐他汀组显著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溶血磷脂类含量显著升高,提示其体内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存在缺血性膜损伤.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均可显著降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相关性卒中的发生.

作者:李锦祥;于瀛;李月华

来源: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 年 22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5 | 下载:8
作者:
李锦祥;于瀛;李月华
来源:
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8 年 22卷 10期
标签:
心房颤动 阿托伐他汀 溶血磷脂类 缺血性卒中
目的:观察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经阿托伐他汀干预后血浆溶血磷脂类分子含量的变化.方法:测定18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及其相似总磷脂含量,并与10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180例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组,检测各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和1年时的血浆溶血磷脂类含量,观察卒中发生情况.结果: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及总磷脂含量显著高于正常对照者(P均<0.01).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1年时,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溶血磷脂酸和总磷脂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阿托伐他汀组治疗后溶血磷脂酸和总磷脂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且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1).常规治疗组和阿托伐他汀组3个月卒中发病例数分别为6和3例,1年时分别为11和6例,阿托伐他汀组显著少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血浆溶血磷脂类含量显著升高,提示其体内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存在缺血性膜损伤.阿司匹林或阿司匹林与阿托伐他汀联合应用均可显著降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相关性卒中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