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60 | 下载323

目的:建立一种离心式与膜式血浆分离技术组合的新型双重血浆置换(DFPP)模式,通过前瞻、非随机对照研究与膜式DFPP比较,观察其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优势. 方法:入选因抗肾小球基膜(GBM)抗体或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介导疾病需行DFPP的患者,分为两组:已有中心静脉导管及可充分抗凝者接受膜式DFPP,其余患者接受组合式DFPP.前者采用血浆分离器MPS07分离血浆,后者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血浆,两组均经二级血浆成分分离器EC20W进行再处理.单次治疗处理1.5倍血浆量,每次补充35~ 45g人血白蛋白. 结果:入选32例患者(男性15例),膜式DFPP组14例,组合式DFPP组18例.共行DFPP 79次,其中膜式DFPP 27次.膜式及组合式DFPP对IgG、IgA、IgM的下降率无差别;白蛋白补充量及治疗后血清白蛋白的下降率亦无明显差别;血小板下降率两者相似(P=0.114);但膜式DFPP致病抗体的下降率显著低于组合式DFPP[(25.62%±11.67%)vs(36.78%±16.44%),P=0.043].膜式DFPP组治疗中血流量显著高于组合式DFPP组(P<0.001);组合式DFPP低分子肝素使用量明显少于膜式DFPP(P<0.001);组合式DFPP没有增加分离器凝血、溶血、破膜等不良反应. 结论:离心/膜分离组合式DFPP除明显技术优势包括血流量要求低、抗凝需求低外,还具有更好的致病性抗体

作者:王泰娜;徐斌;邹华;季大玺;刘志红;龚德华

来源: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6 年 25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60 | 下载:323
作者:
王泰娜;徐斌;邹华;季大玺;刘志红;龚德华
来源: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2016 年 25卷 5期
标签:
致病抗体 血细胞分离机 双重血浆置换 血细胞 不良反应 autoimmune antibody blood cell separator double filtration plasmapheresis blood cell side effect
目的:建立一种离心式与膜式血浆分离技术组合的新型双重血浆置换(DFPP)模式,通过前瞻、非随机对照研究与膜式DFPP比较,观察其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优势. 方法:入选因抗肾小球基膜(GBM)抗体或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介导疾病需行DFPP的患者,分为两组:已有中心静脉导管及可充分抗凝者接受膜式DFPP,其余患者接受组合式DFPP.前者采用血浆分离器MPS07分离血浆,后者采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血浆,两组均经二级血浆成分分离器EC20W进行再处理.单次治疗处理1.5倍血浆量,每次补充35~ 45g人血白蛋白. 结果:入选32例患者(男性15例),膜式DFPP组14例,组合式DFPP组18例.共行DFPP 79次,其中膜式DFPP 27次.膜式及组合式DFPP对IgG、IgA、IgM的下降率无差别;白蛋白补充量及治疗后血清白蛋白的下降率亦无明显差别;血小板下降率两者相似(P=0.114);但膜式DFPP致病抗体的下降率显著低于组合式DFPP[(25.62%±11.67%)vs(36.78%±16.44%),P=0.043].膜式DFPP组治疗中血流量显著高于组合式DFPP组(P<0.001);组合式DFPP低分子肝素使用量明显少于膜式DFPP(P<0.001);组合式DFPP没有增加分离器凝血、溶血、破膜等不良反应. 结论:离心/膜分离组合式DFPP除明显技术优势包括血流量要求低、抗凝需求低外,还具有更好的致病性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