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5 | 下载25

目的 探讨女方染色体多态性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比较IVF-ET助孕治疗的女方染色体多态(65对,女方多胎组)和正常对照夫妇(160对,正常对照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女方多态组与正常对照组患者双原核(2PN)受精率、妊娠率、生化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多态组1PN受精率(8.48%)及多PN受精率(12.50%)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90%,7.96%)(P<0.01),卵裂率(89.2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98.36%)(P<0.01).虽然妊娠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但多态组种植率(23.89%)低于正常对照组(35.40%)(P<0.05).将不同的多态类型详细分组与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1号、9号、16号染色体异染色质增加组1PN受精率(11.36%)及多PN受精率(17.02%)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90%,7.96%)(P<0.01),卵裂率(87.90%)显著低子正常对照组(98.36%,P<0.01);D/G组随体柄增长组卵裂率(80.00%)及种植率(17.65%)均低于对照组(98.36%,35.40%XP<0.01,P<0.05),而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inv(9)]患者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女方染色体多态,尤其是1号、9号、16号染色体异染色质增加会导致IVF助孕患者异常受精比例增加以及种植率降低;Inv(9)对IVF临床预后无明显影响,临床可根据患者不同

作者:李赛姣;周丹妮;明蕾;肖卓妮;杨菁;孙丽萍

来源: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17 年 37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5 | 下载:25
作者:
李赛姣;周丹妮;明蕾;肖卓妮;杨菁;孙丽萍
来源:
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 2017 年 37卷 8期
标签:
女方染色体多态性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 妊娠结局 1qh+ 9qh+ 16qh+ 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inv(9)] Female chromosomal polymorphism 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 Pregnancy outcome 1qh+ 9qh+ 16qh+ Chromosome 9 pericentric inversion [inv(9)]
目的 探讨女方染色体多态性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比较IVF-ET助孕治疗的女方染色体多态(65对,女方多胎组)和正常对照夫妇(160对,正常对照组)的妊娠结局.结果 女方多态组与正常对照组患者双原核(2PN)受精率、妊娠率、生化妊娠率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然而多态组1PN受精率(8.48%)及多PN受精率(12.50%)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90%,7.96%)(P<0.01),卵裂率(89.21%)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98.36%)(P<0.01).虽然妊娠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但多态组种植率(23.89%)低于正常对照组(35.40%)(P<0.05).将不同的多态类型详细分组与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1号、9号、16号染色体异染色质增加组1PN受精率(11.36%)及多PN受精率(17.02%)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3.90%,7.96%)(P<0.01),卵裂率(87.90%)显著低子正常对照组(98.36%,P<0.01);D/G组随体柄增长组卵裂率(80.00%)及种植率(17.65%)均低于对照组(98.36%,35.40%XP<0.01,P<0.05),而9号染色体臂间倒位[inv(9)]患者各项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女方染色体多态,尤其是1号、9号、16号染色体异染色质增加会导致IVF助孕患者异常受精比例增加以及种植率降低;Inv(9)对IVF临床预后无明显影响,临床可根据患者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