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27 | 下载73

目的:探讨构建废用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废用性骨质疏松发展过程中不同时间内骨的结构、矿物质含量以及受其影响的骨的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用雄性日本大耳白兔55只,随机石膏固定50只兔的右后肢作为实验侧,左侧后肢作为自身对照侧,另5只作为空白对照组饲养3个月.固定后2、4、6、8、12周各处死10只兔.取双侧胫腓骨行力学试验,测定钙元素的含量.取双侧跖骨头,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组织学观察.结果:对于最大负荷、弹性模量和骨钙含量等指标,实验侧胫腓骨在不同固定时间的差别,实验侧和对照侧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侧和空白对照组间,对照侧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侧骨皮质变薄,孔隙增多,骨小梁稀疏、纤细并有多处断裂,小梁间吻合减少,骺板下区空旷,髓腔扩大,破骨细胞数增多.Masson染色见随着废用时间的延长,新生胶原的量也在减少.结论:石膏固定实验动物肢体,限制其负重,是有效的构建废用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方法.在废用性骨质疏松形成过程中,骨钙含量、骨的整体生物力学性能持续下降,但速度趋缓,以适应所处的应力环境和功能状态.

作者:张园;马信龙;王志钢;许可;贾宏伟;张义修

来源: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7 年 13卷 3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27 | 下载:73
作者:
张园;马信龙;王志钢;许可;贾宏伟;张义修
来源: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07 年 13卷 3期
标签:
废用性骨质疏松 失应力 骨改建 动物模型 整体生物力学 Masson染色 骨矿含量
目的:探讨构建废用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方法,及废用性骨质疏松发展过程中不同时间内骨的结构、矿物质含量以及受其影响的骨的生物力学性能的变化情况.方法:选用雄性日本大耳白兔55只,随机石膏固定50只兔的右后肢作为实验侧,左侧后肢作为自身对照侧,另5只作为空白对照组饲养3个月.固定后2、4、6、8、12周各处死10只兔.取双侧胫腓骨行力学试验,测定钙元素的含量.取双侧跖骨头,进行HE染色和Masson染色,组织学观察.结果:对于最大负荷、弹性模量和骨钙含量等指标,实验侧胫腓骨在不同固定时间的差别,实验侧和对照侧间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侧和空白对照组间,对照侧间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侧骨皮质变薄,孔隙增多,骨小梁稀疏、纤细并有多处断裂,小梁间吻合减少,骺板下区空旷,髓腔扩大,破骨细胞数增多.Masson染色见随着废用时间的延长,新生胶原的量也在减少.结论:石膏固定实验动物肢体,限制其负重,是有效的构建废用性骨质疏松动物模型的方法.在废用性骨质疏松形成过程中,骨钙含量、骨的整体生物力学性能持续下降,但速度趋缓,以适应所处的应力环境和功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