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23 | 下载93

目的 观察pvdQ(PA2385)基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 构建pvdQ基因表达质粒pME6032-pvdQ,鉴定后,采用电穿孔法将其转入PAO1野生株中,构建pvdQ高表达株.同时将空质粒pME6032采用电穿孔法转入PAO1野生株中,构建pME6032空质粒株,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各株pvdQ mRNA的表达.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PAO1野生株、pvdQ高表达株和pvdQ突变株培养24、48和72 h时生物膜的生长情况.结果 Real-time PCR证实成功构建pvdQ高表达株.结晶紫染色的结果显示:培养24 h时 PAO1野生株、pvdQ高表达株和pvdQ突变株形成的生物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48 h 和72 h时与PAO1野生株比较,pvdQ高表达株生物膜明显变薄(P<0.05),pvdQ突变株生物膜明显增厚(P<0.0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PAO1野生株、pvdQ突变株和pvdQ高表达株体外形成生物膜的能力有显著性差异,pvdQ基因可能影响铜绿假单胞菌体外形成生物膜的能力.

作者:王丽丽;龚凤云;谢旭华;夏超;陈佳;宋莹;申爱霞;邢铭友;许东;宋建新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年 40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23 | 下载:93
作者:
王丽丽;龚凤云;谢旭华;夏超;陈佳;宋莹;申爱霞;邢铭友;许东;宋建新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 年 40卷 2期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群体感应系统 pvdQ基因 生物膜
目的 观察pvdQ(PA2385)基因对铜绿假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 构建pvdQ基因表达质粒pME6032-pvdQ,鉴定后,采用电穿孔法将其转入PAO1野生株中,构建pvdQ高表达株.同时将空质粒pME6032采用电穿孔法转入PAO1野生株中,构建pME6032空质粒株,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各株pvdQ mRNA的表达.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PAO1野生株、pvdQ高表达株和pvdQ突变株培养24、48和72 h时生物膜的生长情况.结果 Real-time PCR证实成功构建pvdQ高表达株.结晶紫染色的结果显示:培养24 h时 PAO1野生株、pvdQ高表达株和pvdQ突变株形成的生物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48 h 和72 h时与PAO1野生株比较,pvdQ高表达株生物膜明显变薄(P<0.05),pvdQ突变株生物膜明显增厚(P<0.05).结论 铜绿假单胞菌PAO1野生株、pvdQ突变株和pvdQ高表达株体外形成生物膜的能力有显著性差异,pvdQ基因可能影响铜绿假单胞菌体外形成生物膜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