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00 | 下载37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的CT、胃镜、超声胃镜及结肠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09年6月经镜下活检手术病理证实为GIST的患者146例,其中采用GEHispeedNX/Z双层螺旋CT检查126例,采用OlympusGIF-260胃镜检查93例,行PENTEXOF-13141超声胃镜检查66例,行Olympus CF-H260AT电子肠镜检查8例,所有患者术后进行免疫组化CD117和CD34检测.结果:146例均行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证实为间质瘤.其中病变位于胃93例,空肠20例,十二指肠15例,回肠10例,直肠5例,横结肠3例.CT确诊率为73.0%(92/126),CT影像表现为胃肠外的肿块或肠壁明显增厚,肿块大小密度不均匀,良性GIST密度均匀,坏死组织少,分叶不明显;恶性分叶明显,肿块都较大,呈不均匀强化.胃镜确诊率37.6%(35/93),结肠镜确诊率37.5%(3/8),超声胃镜确诊率100%(66/66).超声胃镜镜下所见肿物起源于黏膜肌层23例,固有肌层43例,其中低回声团块52例;内部回声不均匀,高回声14例,伴囊性变12例.结论:内镜联合CT检查可提高术前确诊率.超声胃镜对胃肠间质瘤诊断有重要意义.

作者:何刚;肖健宇

来源:天津医药 2011 年 39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00 | 下载:37
作者:
何刚;肖健宇
来源:
天津医药 2011 年 39卷 12期
标签:
胃肠道间质肿瘤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胃镜检查 超声胃镜检查
目的:分析胃肠间质瘤(GIST)的CT、胃镜、超声胃镜及结肠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05年1月-2009年6月经镜下活检手术病理证实为GIST的患者146例,其中采用GEHispeedNX/Z双层螺旋CT检查126例,采用OlympusGIF-260胃镜检查93例,行PENTEXOF-13141超声胃镜检查66例,行Olympus CF-H260AT电子肠镜检查8例,所有患者术后进行免疫组化CD117和CD34检测.结果:146例均行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查证实为间质瘤.其中病变位于胃93例,空肠20例,十二指肠15例,回肠10例,直肠5例,横结肠3例.CT确诊率为73.0%(92/126),CT影像表现为胃肠外的肿块或肠壁明显增厚,肿块大小密度不均匀,良性GIST密度均匀,坏死组织少,分叶不明显;恶性分叶明显,肿块都较大,呈不均匀强化.胃镜确诊率37.6%(35/93),结肠镜确诊率37.5%(3/8),超声胃镜确诊率100%(66/66).超声胃镜镜下所见肿物起源于黏膜肌层23例,固有肌层43例,其中低回声团块52例;内部回声不均匀,高回声14例,伴囊性变12例.结论:内镜联合CT检查可提高术前确诊率.超声胃镜对胃肠间质瘤诊断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