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8 | 下载110

目的:了解不同干预模式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2~46月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88例,依据家长选择分为正规机构干预组(T1组,55例)、非正规机构干预组(T2组,11例)和居家干预组(T3组,22例)。在干预前后采用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C-PEP)进行发育商、病理等测试和评估,比较不同模式的干预效果。结果 T1组干预前后C-PEP各项发育测试发育商的增加值和病理评分的减少值均存在明显差异(P<0.01);T2组干预后在病理评分中,情感、人际关系及合作行为、感觉模式和语言障碍的评分减少值有明显差异(P<0.05),而在发育商方面无明显变化;T3组干预后,C-PEP的知觉、粗大运动、认知表现、口语认知的发育商均比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病理评分无显著变化。不同干预模式间比较结果显示,在模仿、知觉、认知表现、口语认知和一般发展等方面,3组间干预前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在正规机构干预效果显著。

作者:梁颖;李楠;郭园园;姚燕滨;刘功殊

来源:天津医药 2016 年 44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8 | 下载:110
作者:
梁颖;李楠;郭园园;姚燕滨;刘功殊
来源:
天津医药 2016 年 44卷 7期
标签:
孤独性障碍 儿童 干预模式 autistic disorder child intervention
目的:了解不同干预模式对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干预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12~46月龄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88例,依据家长选择分为正规机构干预组(T1组,55例)、非正规机构干预组(T2组,11例)和居家干预组(T3组,22例)。在干预前后采用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量表(C-PEP)进行发育商、病理等测试和评估,比较不同模式的干预效果。结果 T1组干预前后C-PEP各项发育测试发育商的增加值和病理评分的减少值均存在明显差异(P<0.01);T2组干预后在病理评分中,情感、人际关系及合作行为、感觉模式和语言障碍的评分减少值有明显差异(P<0.05),而在发育商方面无明显变化;T3组干预后,C-PEP的知觉、粗大运动、认知表现、口语认知的发育商均比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病理评分无显著变化。不同干预模式间比较结果显示,在模仿、知觉、认知表现、口语认知和一般发展等方面,3组间干预前后差异明显(P<0.05)。结论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在正规机构干预效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