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09 | 下载235

目的 研究豚鼠耳后给药、全身给药后乙状窦及体循环血浆中复方倍他米松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探讨耳后给药的可能作用途径.方法 以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为药物示踪剂,将豚鼠随机分成耳后注射(耳后组)及肌肉注射(肌注组)两组,每组50只,分别采集耳后及全身给药后0.5、1、1.5、2、3、5、7小时及1、2、4周双侧乙状窦及体循环血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其中的药物浓度.结果 ①乙状窦血:耳后组注射同侧乙状窦血中峰浓度(Cmax)最高,为对侧的2.56倍,为肌注组的3.03倍;耳后组注射同侧乙状窦血中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t curve,AUC)最高,为对侧的2.41倍,为肌注组的2.93倍.②体循环血:耳后给药体循环血中的药物浓度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耳后组Cmax为肌注组的0.13倍,耳后组AUC为肌注组的0.32倍.结论 耳后给药药物可能通过局部静脉回流在乙状窦中达到较高峰值,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而在体循环血中一直保持着较低的浓度水平.

作者:静媛媛;余力生;李兴启

来源: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9 年 17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09 | 下载:235
作者:
静媛媛;余力生;李兴启
来源: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09 年 17卷 4期
标签:
复方倍他米松 给药方式 药代动力学 Compound betameth Administration route Pharmacokinetics
目的 研究豚鼠耳后给药、全身给药后乙状窦及体循环血浆中复方倍他米松药物代谢动力学特征,探讨耳后给药的可能作用途径.方法 以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1 ml)为药物示踪剂,将豚鼠随机分成耳后注射(耳后组)及肌肉注射(肌注组)两组,每组50只,分别采集耳后及全身给药后0.5、1、1.5、2、3、5、7小时及1、2、4周双侧乙状窦及体循环血液,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检测其中的药物浓度.结果 ①乙状窦血:耳后组注射同侧乙状窦血中峰浓度(Cmax)最高,为对侧的2.56倍,为肌注组的3.03倍;耳后组注射同侧乙状窦血中药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t curve,AUC)最高,为对侧的2.41倍,为肌注组的2.93倍.②体循环血:耳后给药体循环血中的药物浓度一直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耳后组Cmax为肌注组的0.13倍,耳后组AUC为肌注组的0.32倍.结论 耳后给药药物可能通过局部静脉回流在乙状窦中达到较高峰值,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而在体循环血中一直保持着较低的浓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