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5 | 下载86

目的 探讨喉三维CT重建下声带下方收敛角度的测量方法,探索声门闭合不全对声带下方收敛角度的影响,分析声门闭合不全发声疲劳可能的气流动力学原因.方法 采用双源薄层CT,嘱受试者发/i:/音时扫描10例正常人的20侧声带(声门闭合组),深吸气时扫描8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麻痹侧声带(声门闭合不全组),经深吸气时扫描另10例正常人的20侧声带(声带外展组);导入影像数据于Mimics软件,构建声带及气道的3D模型,联合这两模型测量声带下方收敛角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受试者声带下方收敛角度的差异;并尝试采用材料的斜截面应力分配原理进行声门下压力分析,探讨声门下收敛角度对启动发声时声带振动可能的影响.结果 声门闭合组、声门闭合不全组及声带外展组的声带下方收敛角度分别为33.49°±3.75°、55.03°±2.61°及75.02°±7.32°,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声带下方收敛角度随声门闭合不全程度增加而增加.结论 声带下方收敛角度可以通过声带及气道的3D模型进行有效测量,声门闭合不全程度增加会引起该角度增大,可能会导致声门下压力作用于声带下方的剪切力和正应力的分力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发声困难.

作者:邬晓力;徐新林;王勇;王金岸;庄佩耘

来源: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7 年 25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5 | 下载:86
作者:
邬晓力;徐新林;王勇;王金岸;庄佩耘
来源: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2017 年 25卷 4期
标签:
声带,斜截面 声带下方收敛角度 声门闭合不全 Vocal fold Oblique section Sub-glottal convergence angle Incomplete glottal closure
目的 探讨喉三维CT重建下声带下方收敛角度的测量方法,探索声门闭合不全对声带下方收敛角度的影响,分析声门闭合不全发声疲劳可能的气流动力学原因.方法 采用双源薄层CT,嘱受试者发/i:/音时扫描10例正常人的20侧声带(声门闭合组),深吸气时扫描8例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麻痹侧声带(声门闭合不全组),经深吸气时扫描另10例正常人的20侧声带(声带外展组);导入影像数据于Mimics软件,构建声带及气道的3D模型,联合这两模型测量声带下方收敛角度;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3组受试者声带下方收敛角度的差异;并尝试采用材料的斜截面应力分配原理进行声门下压力分析,探讨声门下收敛角度对启动发声时声带振动可能的影响.结果 声门闭合组、声门闭合不全组及声带外展组的声带下方收敛角度分别为33.49°±3.75°、55.03°±2.61°及75.02°±7.32°,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声带下方收敛角度随声门闭合不全程度增加而增加.结论 声带下方收敛角度可以通过声带及气道的3D模型进行有效测量,声门闭合不全程度增加会引起该角度增大,可能会导致声门下压力作用于声带下方的剪切力和正应力的分力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发声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