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40 | 下载0

用8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Xenorhabdus属和Photorhabdus属)的发酵液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从中筛选出活性较高的菌株-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 CB6).经有机溶剂萃取和硅胶柱层析对嗜线虫致病杆菌发酵液进行进一步分离,得到5个组分.用MTT法测定体外杀肿瘤细胞作用,发现其中2个组分具有抗肿瘤活性.组分3对HepG2、Hela、BgC-823、A-549、K562和HT-29的IC50分别等于3.1μg/ml、8.5 μg/ml、2.1μg/mi、3.0μg/ml、4.4 μg/ml和1.5μg/ml;组分5对HepG2、Hda、BGC-823、A-549、K562和HT-29的IC50分别等于0.1μg/ml、1.8μg/ml、0.1 μg/ml、0.4μg/ml、1.2 μg/ml和0.6 μg/ml.同时发现抗肿瘤活性组分对正常人肺成纤维细胞MRC-5和正常人肝细胞L-02生长的影响很小.该研究在国内率先报道了嗜线虫致病杆菌发酵液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为新药物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

作者:刘卫京;杨秀芬;简恒;吕秋军;董俊兴

来源: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4 年 16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40 | 下载:0
作者:
刘卫京;杨秀芬;简恒;吕秋军;董俊兴
来源: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4 年 16卷 1期
标签:
嗜线虫致病杆菌 代谢物 体外抗肿瘤活性
用8株昆虫病原线虫共生菌(Xenorhabdus属和Photorhabdus属)的发酵液进行了体外抗肿瘤活性的研究,从中筛选出活性较高的菌株-嗜线虫致病杆菌(Xenorhabdus nematophila CB6).经有机溶剂萃取和硅胶柱层析对嗜线虫致病杆菌发酵液进行进一步分离,得到5个组分.用MTT法测定体外杀肿瘤细胞作用,发现其中2个组分具有抗肿瘤活性.组分3对HepG2、Hela、BgC-823、A-549、K562和HT-29的IC50分别等于3.1μg/ml、8.5 μg/ml、2.1μg/mi、3.0μg/ml、4.4 μg/ml和1.5μg/ml;组分5对HepG2、Hda、BGC-823、A-549、K562和HT-29的IC50分别等于0.1μg/ml、1.8μg/ml、0.1 μg/ml、0.4μg/ml、1.2 μg/ml和0.6 μg/ml.同时发现抗肿瘤活性组分对正常人肺成纤维细胞MRC-5和正常人肝细胞L-02生长的影响很小.该研究在国内率先报道了嗜线虫致病杆菌发酵液具有较强抗肿瘤活性,为新药物的研制和开发提供了一条崭新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