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07 | 下载122

背景:心理应激后状态和个性特征与功能性胃肠病(FGIDs)之间的关系为关键性因果关系之一,罗马Ⅲ标准中关于两者通过脑-肠轴交互调节的证据为临床干预FGIDs提供了新思路.目的:探讨癔球症症状与精神心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行为疗法和口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对癔球症的治疗作用.方法:25例门诊女性癔球症患者随机接受口服帕罗西汀或松弛疗法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比较女性癔球症患者、女性健康志愿者和国内成人常模之间SCL-90评分的差异.结果:癔球症患者心理异常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成人常模,症状评分与焦虑因子相关.治疗1周后,帕罗西汀组症状评分改善优于松弛疗法组;治疗4周后,两组症状评分和焦虑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口服帕罗西汀疗效并不优于松弛疗法.结论:癔球症患者存在显著精神心理异常.口服帕罗西汀的短期症状改善作用优于松弛疗法;在有充分治疗时间的前提下,松弛疗法有替代口服帕罗西汀的可能.

作者:汪涛;侯鹏

来源:胃肠病学 2010 年 15卷 10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07 | 下载:122
作者:
汪涛;侯鹏
来源:
胃肠病学 2010 年 15卷 10期
标签:
癔球症 功能性胃肠病 精神障碍 症状自评量表 行为疗法 血清素摄取抑制药
背景:心理应激后状态和个性特征与功能性胃肠病(FGIDs)之间的关系为关键性因果关系之一,罗马Ⅲ标准中关于两者通过脑-肠轴交互调节的证据为临床干预FGIDs提供了新思路.目的:探讨癔球症症状与精神心理因素之间的相关性,以及行为疗法和口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对癔球症的治疗作用.方法:25例门诊女性癔球症患者随机接受口服帕罗西汀或松弛疗法治疗,记录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比较女性癔球症患者、女性健康志愿者和国内成人常模之间SCL-90评分的差异.结果:癔球症患者心理异常阳性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国内成人常模,症状评分与焦虑因子相关.治疗1周后,帕罗西汀组症状评分改善优于松弛疗法组;治疗4周后,两组症状评分和焦虑因子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口服帕罗西汀疗效并不优于松弛疗法.结论:癔球症患者存在显著精神心理异常.口服帕罗西汀的短期症状改善作用优于松弛疗法;在有充分治疗时间的前提下,松弛疗法有替代口服帕罗西汀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