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4 | 下载79

临床常见的胆汁淤积可由多种疾病引起,胆汁生成的任何因素异常、胆汁对肝细胞的损伤和破坏致肝细胞坏死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可引起肝内、肝外胆汁淤积,其发病机制涉及胆盐转运蛋白、ABC转运蛋白和遗传等因素,其中核受体机制在此过程发挥关键作用.随着生化和影像技术的进步,其诊断水平有所提高.但在治疗方面,除疗效确切的熊去氧胆酸外,目前虽已报道了很多天然和合成的核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可能亦有治疗作用,但有待更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验证.

作者:陈丽莎;陈萦晅

来源:胃肠病学 2012 年 17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4 | 下载:79
作者:
陈丽莎;陈萦晅
来源:
胃肠病学 2012 年 17卷 7期
标签:
胆汁淤积 发病机制 诊断 治疗
临床常见的胆汁淤积可由多种疾病引起,胆汁生成的任何因素异常、胆汁对肝细胞的损伤和破坏致肝细胞坏死等一系列病理变化可引起肝内、肝外胆汁淤积,其发病机制涉及胆盐转运蛋白、ABC转运蛋白和遗传等因素,其中核受体机制在此过程发挥关键作用.随着生化和影像技术的进步,其诊断水平有所提高.但在治疗方面,除疗效确切的熊去氧胆酸外,目前虽已报道了很多天然和合成的核受体激动剂和拮抗剂可能亦有治疗作用,但有待更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