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402 | 下载866

目的 概括蛋白丢失性肠病(protein losing enteropathy,PLE)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 以“蛋白丢失性肠病”或“小肠淋巴管扩张”为主题词,在万方、维普、CNKI检索我国2000 - 2010年公开发表的PLE病例报道.结果 纳入的77份病例均除外摄入不足、肝脏合成减少和肾脏丢失,并且证实蛋白从肠道丢失或有影像学和内镜下的诊断依据.其中男30例,女47例,性别比为1∶1.57,成人起病平均年龄(41.06士5.88)岁,儿童起病平均年龄(5.57±2.33)岁.男女起病年龄与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本文PLE的病因儿童组以小肠淋巴管扩张症(55.6%)为主,成人组以系统性红斑狼疮(43.9%)为主.PLE的首发症状为浮肿(84.4%),其次分别为腹泻(48.1%)、腹胀(31.2%)、腹痛(28.6%)、消瘦乏力(18.2%)等.结论 国内PLE以中年为主,女性多见,起病年龄与病程无性别差异.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病程迁延,但预后相对较好.

作者:朱晶晶;胡秀;徐秀英

来源: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2 年 21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402 | 下载:866
作者:
朱晶晶;胡秀;徐秀英
来源: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2012 年 21卷 4期
标签:
蛋白丢失性肠病 小肠淋巴管扩张 低蛋白血症
目的 概括蛋白丢失性肠病(protein losing enteropathy,PLE)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方法 以“蛋白丢失性肠病”或“小肠淋巴管扩张”为主题词,在万方、维普、CNKI检索我国2000 - 2010年公开发表的PLE病例报道.结果 纳入的77份病例均除外摄入不足、肝脏合成减少和肾脏丢失,并且证实蛋白从肠道丢失或有影像学和内镜下的诊断依据.其中男30例,女47例,性别比为1∶1.57,成人起病平均年龄(41.06士5.88)岁,儿童起病平均年龄(5.57±2.33)岁.男女起病年龄与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本文PLE的病因儿童组以小肠淋巴管扩张症(55.6%)为主,成人组以系统性红斑狼疮(43.9%)为主.PLE的首发症状为浮肿(84.4%),其次分别为腹泻(48.1%)、腹胀(31.2%)、腹痛(28.6%)、消瘦乏力(18.2%)等.结论 国内PLE以中年为主,女性多见,起病年龄与病程无性别差异.由于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容易误诊为其他疾病.病程迁延,但预后相对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