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42 | 下载42

目的:分析60例晚期肺癌患者经心理干预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不同心理干预模式对免疫状态的影响,为制定合理心理干预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根据筛选条件选择6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心理干预多阶段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医疗方式给予技术支持,解答患者及家属的正常提问。干预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三阶段心理干预(常规心理干预期、家庭及小组情绪调控期、家庭内互助干预期),干预方法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监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阶段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基线期两组T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及干预后,心理干预组的CD3+CD4+较常规治疗组增高(t=2.15, P<0.05),CD8+CD28-干预组较常规组下降(t=2.06,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干预组内,三阶段心理干预较单独一阶段干预后的CD3+CD4+细胞增高(t=3.51, P<0.01), CD8+CD28-降低(t=2.16,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肺腺癌患者经合理心理干预后免疫状态得到改善,心理干预时间的延长及家属社会因素的积极参与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心理干预对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

作者:令狐锐霞;林汉英;焦顺昌;胡毅;李方;白莉;吴亮亮;林琳;彭亮

来源:武警医学 2015 年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42 | 下载:42
作者:
令狐锐霞;林汉英;焦顺昌;胡毅;李方;白莉;吴亮亮;林琳;彭亮
来源:
武警医学 2015 年 6期
标签:
肺癌 心理干预模式 T淋巴细胞亚群 lung cancer psychotherapeutic treatment T lymphocyte subsets
目的:分析60例晚期肺癌患者经心理干预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探讨不同心理干预模式对免疫状态的影响,为制定合理心理干预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根据筛选条件选择6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心理干预多阶段治疗组。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医疗方式给予技术支持,解答患者及家属的正常提问。干预组采用常规治疗同时给予三阶段心理干预(常规心理干预期、家庭及小组情绪调控期、家庭内互助干预期),干预方法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同时,应用流式细胞仪监测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各阶段治疗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结果基线期两组T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治疗及干预后,心理干预组的CD3+CD4+较常规治疗组增高(t=2.15, P<0.05),CD8+CD28-干预组较常规组下降(t=2.06,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在干预组内,三阶段心理干预较单独一阶段干预后的CD3+CD4+细胞增高(t=3.51, P<0.01), CD8+CD28-降低(t=2.16, 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晚期肺腺癌患者经合理心理干预后免疫状态得到改善,心理干预时间的延长及家属社会因素的积极参与有利于进一步增强心理干预对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