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1 | 下载41

目的:观察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IK)共培养( Ag-DC-CIK)细胞对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RB)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收集武警总医院2011-01至2014-01确诊为晚期RB的26例患儿资料,其中13例采用Ag-DC-CIK细胞回输联合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联合组);其余13例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常规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资料,观察 Ag-DC-CIK 细胞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患儿共接受67疗程134次Ag-DC-CIK细胞治疗。联合组2例D期患儿均获保眼机会,初诊时无手术机会的4例眼外期、远处转移期患儿2例获手术机会;常规组2例D期患儿均未获保眼机会,初诊时无手术机会的4例眼外期、远处转移期患儿仅1例获手术机会。联合组治疗后外周血中CD3+、CD4+、CD4+/CD8+、CD3+CD56+T淋巴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CD8+T淋巴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常规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上述细胞比例均无明显变化。在细胞回输过程中,仅1例次出现发热,体温37.8℃,未经处理恢复正常。所有患儿的血生化、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在细胞治疗后与常规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g-DC-CIK细胞治疗晚

作者:常晓雯;王军;孙岩峰;苗丽霞;袁海莲;刘红艳;李彦珊;杨新吉;张向兰;刘秋玲

来源:武警医学 2015 年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1 | 下载:41
作者:
常晓雯;王军;孙岩峰;苗丽霞;袁海莲;刘红艳;李彦珊;杨新吉;张向兰;刘秋玲
来源:
武警医学 2015 年 7期
标签: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树突状细胞 视网膜母细胞瘤 化疗 安全性 cytokine-induced killer cells dendritic cells retinoblastoma chemotherapy safety
目的:观察抗原负载的树突状细胞( dendritic cell, DC)与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cytokine induced killer, CIK)共培养( Ag-DC-CIK)细胞对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 retinoblastoma, RB)的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收集武警总医院2011-01至2014-01确诊为晚期RB的26例患儿资料,其中13例采用Ag-DC-CIK细胞回输联合常规治疗方案治疗(联合组);其余13例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治疗(常规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资料,观察 Ag-DC-CIK 细胞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联合组患儿共接受67疗程134次Ag-DC-CIK细胞治疗。联合组2例D期患儿均获保眼机会,初诊时无手术机会的4例眼外期、远处转移期患儿2例获手术机会;常规组2例D期患儿均未获保眼机会,初诊时无手术机会的4例眼外期、远处转移期患儿仅1例获手术机会。联合组治疗后外周血中CD3+、CD4+、CD4+/CD8+、CD3+CD56+T淋巴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均P<0.05),CD8+T淋巴细胞比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常规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上述细胞比例均无明显变化。在细胞回输过程中,仅1例次出现发热,体温37.8℃,未经处理恢复正常。所有患儿的血生化、肝肾功能及心电图在细胞治疗后与常规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g-DC-CIK细胞治疗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