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89 | 下载18

目的:总结我院2002年7月19日施行的辅助性原位尸体肝部分移植治疗Wilson病(肝豆状核变性)病例,探讨该移植技术的可行性和初步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双灌注快速取肝法获取血型为A型的供肝;在整型台上用CUSA沿肝脏镰状韧带的左侧劈离肝脏,取第Ⅱ、Ⅲ段为重230 g的部分移植供肝,仔细结扎断面的管道系统,历时185 min.受体女性,22岁,血型A型,因锥体外系症状逐渐加重而具肝移植指征,切除受体病肝左外侧叶(Ⅱ、Ⅲ段),将供肝(Ⅱ、Ⅲ段)原位植入.用5-0 Prolene缝线分别对供体-受体的肝左静脉和门静脉左支行端端连续吻合,均预留"增宽因子",于受体胃十二指肠动脉水平与供肝的左肝动脉以8-0 Prolene缝线间断吻合.胆道对合取左肝管-空肠Roux-en-Y式吻合.术中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注射1 000 mg,术后采用激素、FK506和骁悉联合免疫抑制治疗.结果:热缺血时间为6 min,冷缺血时间15.5 h,手术时间6.5 h,术中输血1 400 ml.术后第3天开始进食和离床活动,至今病人已生存16个月,完全恢复正常生活,血清铜和铜蓝蛋白水平恢复正常,移植肝脏体积无明显萎缩,手足震颤明显减轻.结论:辅助性原位尸体部分肝移植是治疗Wilson病的良好方法,同时可避免活体部分肝移植给供体带来的风险.

作者:周光文;彭承宏;沈柏用;杨卫平;严佶祺;陈皓;邓侠兴;万亮;陈拥军;吴伟顶;肖卫东;李宏为

来源: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 年 9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89 | 下载:18
作者:
周光文;彭承宏;沈柏用;杨卫平;严佶祺;陈皓;邓侠兴;万亮;陈拥军;吴伟顶;肖卫东;李宏为
来源:
外科理论与实践 2004 年 9卷 1期
标签:
肝豆状核变性 劈离式肝移植 尸体肝脏
目的:总结我院2002年7月19日施行的辅助性原位尸体肝部分移植治疗Wilson病(肝豆状核变性)病例,探讨该移植技术的可行性和初步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双灌注快速取肝法获取血型为A型的供肝;在整型台上用CUSA沿肝脏镰状韧带的左侧劈离肝脏,取第Ⅱ、Ⅲ段为重230 g的部分移植供肝,仔细结扎断面的管道系统,历时185 min.受体女性,22岁,血型A型,因锥体外系症状逐渐加重而具肝移植指征,切除受体病肝左外侧叶(Ⅱ、Ⅲ段),将供肝(Ⅱ、Ⅲ段)原位植入.用5-0 Prolene缝线分别对供体-受体的肝左静脉和门静脉左支行端端连续吻合,均预留"增宽因子",于受体胃十二指肠动脉水平与供肝的左肝动脉以8-0 Prolene缝线间断吻合.胆道对合取左肝管-空肠Roux-en-Y式吻合.术中予甲基泼尼松龙静脉注射1 000 mg,术后采用激素、FK506和骁悉联合免疫抑制治疗.结果:热缺血时间为6 min,冷缺血时间15.5 h,手术时间6.5 h,术中输血1 400 ml.术后第3天开始进食和离床活动,至今病人已生存16个月,完全恢复正常生活,血清铜和铜蓝蛋白水平恢复正常,移植肝脏体积无明显萎缩,手足震颤明显减轻.结论:辅助性原位尸体部分肝移植是治疗Wilson病的良好方法,同时可避免活体部分肝移植给供体带来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