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7 | 下载16

目的:了解对侧腹外侧索(cVLF)至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MN)突触传递的细胞电生理特性和介导递质.方法:应用新生大鼠(8~14 d)脊髓切片MN 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电刺激cVLF在MN 所诱发的突触反应及其药理学特性.结果:在49个测试的MN上,观察到cVLF电刺激可在25个MN上诱发去极化反应(即cVLF兴奋性突触后电位,cVLF-EPSP),在2个MN上诱发超极化反应(即cVLF抑制性突触后电位,cVLF-IPSP),在3个MN上诱发cVLF-EPSP 复合cVLF-IPSP 的反应.cVLF-EPSP 具有刺激强度依赖性、膜电位依赖性、被TTX可逆性取消和双脉冲易化的特性.NMDA受体阻断剂APV(30 μmol/L)、非NMDA受体阻断剂DNQX(1 μmol/L) 均可抑制cVLF-EPSP,并显现出cVLF-IPSP成分,该成分主要对甘氨酸受体阻断剂士的宁敏感.结论:cVLF电刺激可在MN诱导谷氨酸能的cVLF-EPSP和甘氨酸能为主的cVLF-IPSP,介导对侧下行激活通路对MN功能的调制.

作者:汤树森;金建慧;汪萌芽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2009 年 28卷 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7 | 下载:16
作者:
汤树森;金建慧;汪萌芽
来源: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09 年 28卷 6期
标签:
脊髓 运动神经元 对侧腹外侧索 突触传递 NMDA受体 非NMDA受体 甘氨酸受体
目的:了解对侧腹外侧索(cVLF)至离体脊髓运动神经元(MN)突触传递的细胞电生理特性和介导递质.方法:应用新生大鼠(8~14 d)脊髓切片MN 细胞内记录技术,观察电刺激cVLF在MN 所诱发的突触反应及其药理学特性.结果:在49个测试的MN上,观察到cVLF电刺激可在25个MN上诱发去极化反应(即cVLF兴奋性突触后电位,cVLF-EPSP),在2个MN上诱发超极化反应(即cVLF抑制性突触后电位,cVLF-IPSP),在3个MN上诱发cVLF-EPSP 复合cVLF-IPSP 的反应.cVLF-EPSP 具有刺激强度依赖性、膜电位依赖性、被TTX可逆性取消和双脉冲易化的特性.NMDA受体阻断剂APV(30 μmol/L)、非NMDA受体阻断剂DNQX(1 μmol/L) 均可抑制cVLF-EPSP,并显现出cVLF-IPSP成分,该成分主要对甘氨酸受体阻断剂士的宁敏感.结论:cVLF电刺激可在MN诱导谷氨酸能的cVLF-EPSP和甘氨酸能为主的cVLF-IPSP,介导对侧下行激活通路对MN功能的调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