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5 | 下载100

目的:对比颈后路切口在术中是否局部应用万古霉素对术后切口愈合及感染的影响,探讨颈后路切口在术中局部应用万古霉素的优点。方法:前瞻性对照分析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脊柱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所选取的52个病例,分为A、B两组,其中男27人,女25人,平均年龄(52.25±11.00)岁,年龄32~68岁;术前、术后临床感染性指标变化的资料(体温、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比、淋巴细胞比),其中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42人、颈部外伤致颈椎不稳9人、椎管内肿瘤1人,所选病例都接受颈后路手术并排除颈部感染性疾病。结果:5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或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 A、B两组术后第7天体温分别为(37.78±0.60)℃和(36.66±0.31)℃,P<0.05;ESR分别为(31.00±8.49)mm/h和(14.19±1.30)mm/h,P<0.05;CRP分别为(26.77±9.92)mg/L和(6.50±1.88)mg/L,P<0.05;中性粒细胞比分别为(80.58±4.06)%和(56.92±3.11)%,P<0.05;淋巴细胞比分别为(12.88±1.61)%和(23.08±3.77)%,P<0.05。 A、B两组间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1个月、术后第3个月的体温、ESR、CRP、中性粒细胞比、淋巴细胞比

作者:刘祥;徐宏光;赵泉来;高智;肖良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6 年 35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5 | 下载:100
作者:
刘祥;徐宏光;赵泉来;高智;肖良
来源: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16 年 35卷 2期
标签:
颈椎手术 万古霉素 感染 cervical surgery vancomycin infection
目的:对比颈后路切口在术中是否局部应用万古霉素对术后切口愈合及感染的影响,探讨颈后路切口在术中局部应用万古霉素的优点。方法:前瞻性对照分析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脊柱外科2013年1月~2014年12月所选取的52个病例,分为A、B两组,其中男27人,女25人,平均年龄(52.25±11.00)岁,年龄32~68岁;术前、术后临床感染性指标变化的资料(体温、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比、淋巴细胞比),其中脊髓型或神经根型颈椎病42人、颈部外伤致颈椎不稳9人、椎管内肿瘤1人,所选病例都接受颈后路手术并排除颈部感染性疾病。结果:5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手术或围手术期死亡病例,术后随访3个月。 A、B两组术后第7天体温分别为(37.78±0.60)℃和(36.66±0.31)℃,P<0.05;ESR分别为(31.00±8.49)mm/h和(14.19±1.30)mm/h,P<0.05;CRP分别为(26.77±9.92)mg/L和(6.50±1.88)mg/L,P<0.05;中性粒细胞比分别为(80.58±4.06)%和(56.92±3.11)%,P<0.05;淋巴细胞比分别为(12.88±1.61)%和(23.08±3.77)%,P<0.05。 A、B两组间术前、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术后第1个月、术后第3个月的体温、ESR、CRP、中性粒细胞比、淋巴细胞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