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1 | 下载509

目的:分析重症多形红斑(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致病因素、临床特征、治疗与转归,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弋矶山医院皮肤科收治入院的35例SJS和TEN患者,其中TEN组19例,SJS组16例,对患者致敏药物、年龄、性别、就诊时间、住院天数、发热、受累黏膜部位和白细胞、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淋巴细胞(L)百分比、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尿素(BUN)、肌酸激酶同工酶(KMB)、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及转归统计分析.结果:致敏药物结果显示TEN组中别嘌醇和中草药各占26.3%,卡马西平、克林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分别占10.5%,阿莫西林、甲硝唑和阿奇霉素分别占5.3%.SJS组中致敏药物所占比例分别为别嘌醇43.8%,中草药25.0%,卡马西平和秋水仙碱各占12.5%,阿莫西林6.3%.TEN组来院就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SJS组(P<0.05),TEN组发热情况高于SJS组(P<0.05),两组患者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N组WBC、N、AST、ALT、CKMB、CK和CRP指标均高于SJS组(P<0.05),而两组L、Cr和BUN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N组眼黏膜受累发生率高于SJS组(P<0.05),两组在口黏膜受累、生殖器黏膜受累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JS和TEN是属于药疹中最严

作者:强娣;陶运香;唐彪;常小丽;杭守云;慈超

来源: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0 年 39卷 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1 | 下载:509
作者:
强娣;陶运香;唐彪;常小丽;杭守云;慈超
来源:
皖南医学院学报 2020 年 39卷 2期
标签:
重症多形红斑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 致病因素 临床特征 治疗与转归
目的:分析重症多形红斑(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致病因素、临床特征、治疗与转归,为临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6年1月~2019年12月弋矶山医院皮肤科收治入院的35例SJS和TEN患者,其中TEN组19例,SJS组16例,对患者致敏药物、年龄、性别、就诊时间、住院天数、发热、受累黏膜部位和白细胞、中性粒细胞(N)百分比、淋巴细胞(L)百分比、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肌酐(Cr)、尿素(BUN)、肌酸激酶同工酶(KMB)、肌酸激酶(CK)、C反应蛋白(CRP)及转归统计分析.结果:致敏药物结果显示TEN组中别嘌醇和中草药各占26.3%,卡马西平、克林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分别占10.5%,阿莫西林、甲硝唑和阿奇霉素分别占5.3%.SJS组中致敏药物所占比例分别为别嘌醇43.8%,中草药25.0%,卡马西平和秋水仙碱各占12.5%,阿莫西林6.3%.TEN组来院就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长于SJS组(P<0.05),TEN组发热情况高于SJS组(P<0.05),两组患者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N组WBC、N、AST、ALT、CKMB、CK和CRP指标均高于SJS组(P<0.05),而两组L、Cr和BUN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EN组眼黏膜受累发生率高于SJS组(P<0.05),两组在口黏膜受累、生殖器黏膜受累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JS和TEN是属于药疹中最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