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74 | 下载40

[目的]了解普洱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检出至转为艾滋病病人的时间间隔和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下载普洱市1991-2011年12月31日的历史卡片,保留传染病报告卡中初始疾病状态为HIV的3248例HIV染者的相关信息,筛选出截止2011年12月31日已转为AIDS的739名HIV感染者,计算出每例HIV感染者转为AIDS病人的时间间隔(天),进行HIV感染者转为AIDS病人的时间间隔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991-2011年上报的3248例HIV感染者,有739例转为了AIDS,转化率为22.75%;高年龄组高于低年龄组,少数民族高于汉族,女性高于男性,母婴传播高于其它传播途径,医疗机构就诊者高于其它人群.从首次检出HIV到转为AIDS的时间间隔平均为915 d,不同的样本来源检出的HIV感染者转为AIDS病人的时间间隔相差较大,羁押人员感染者转为AIDS病人的时间最长,医疗机构就诊者和HIV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检出的HIV感染者转为AIDS病人的时间最短,高年龄组大于低年龄组,汉族大于少数民族,吸毒传播大于其它的传播途径.[结论]HIV感染者早发现并保持良好的随访依从性能延缓病程发展,HIV感染者转为AIDS病人的时间间隔与样本来源、社会人口学特征、当时疾病模式和常规诊疗

作者:段义军;李会兰

来源:卫生软科学 2016 年 30卷 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74 | 下载:40
作者:
段义军;李会兰
来源:
卫生软科学 2016 年 30卷 4期
标签: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转化 时间间隔 影响因素
[目的]了解普洱市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从检出至转为艾滋病病人的时间间隔和相关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在国家“艾滋病综合防治数据信息管理系统”中下载普洱市1991-2011年12月31日的历史卡片,保留传染病报告卡中初始疾病状态为HIV的3248例HIV染者的相关信息,筛选出截止2011年12月31日已转为AIDS的739名HIV感染者,计算出每例HIV感染者转为AIDS病人的时间间隔(天),进行HIV感染者转为AIDS病人的时间间隔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结果]1991-2011年上报的3248例HIV感染者,有739例转为了AIDS,转化率为22.75%;高年龄组高于低年龄组,少数民族高于汉族,女性高于男性,母婴传播高于其它传播途径,医疗机构就诊者高于其它人群.从首次检出HIV到转为AIDS的时间间隔平均为915 d,不同的样本来源检出的HIV感染者转为AIDS病人的时间间隔相差较大,羁押人员感染者转为AIDS病人的时间最长,医疗机构就诊者和HIV阳性者配偶或性伴检测检出的HIV感染者转为AIDS病人的时间最短,高年龄组大于低年龄组,汉族大于少数民族,吸毒传播大于其它的传播途径.[结论]HIV感染者早发现并保持良好的随访依从性能延缓病程发展,HIV感染者转为AIDS病人的时间间隔与样本来源、社会人口学特征、当时疾病模式和常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