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56 | 下载0

[目的]试验旨在考察有氧条件下接种禾谷镰刀菌后玉米品质变化规律和呕吐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etyldeoxynivalenol,15AC-DON)的积累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单因素试验设计,禾谷镰刀菌接种量分别为1×105、1x106、1×107个/g,玉米水分22%,三角瓶中培养,通氧量为1020 m2/m3,温度25士2℃,湿度75%土5%,时间60 d,测定不同时间点玉米培养物中的品质指标和二毒素含量.[结果]结果表明,禾谷镰刀菌接种量对为禾谷镰刀菌提供N源的粗蛋白质含量无影响(P>0.05),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提供N源的氨基酸含量呈二次曲线变化(P<0.01),提供C源的粗脂肪、淀粉、粗纤维呈线性降低(P<0.01).酸价呈线性增加(P<0.01),蛋白质溶解度、能量呈线性降低(P<0.01),霉菌总数和毒素DON、15AC-DON呈二次曲线变化(P<0.01).禾谷镰刀菌产DON的动态规律为,0-15 d毒素产量范围为0.17-0.23 mg/kg,16-20 d毒素产量范围为0.14-0.41 mg/kg,21-60 d毒素产量范围为0.06-0.15 mg/kg;禾谷镰刀菌产15AC-DON的动态规律为,0-5 d毒素产量范围为1.11-5.28 mg/kg,6-15 d毒素产量范围为5.55-10.05 mg/kg,16-60 d毒素产量范围为4.68-12.06 mg/kg.[结论]玉米品质随禾谷镰刀菌接种量增加和培养时间延长逐

作者:闫珊珊;刘光芒;王建萍;林燕;白世平;张克英;吴彩梅

来源:微生物学报 2020 年 60卷 8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56 | 下载:0
作者:
闫珊珊;刘光芒;王建萍;林燕;白世平;张克英;吴彩梅
来源:
微生物学报 2020 年 60卷 8期
标签:
玉米 禾谷镰刀菌 品质 DON 15AC-DON
[目的]试验旨在考察有氧条件下接种禾谷镰刀菌后玉米品质变化规律和呕吐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15乙酰基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15-acetyldeoxynivalenol,15AC-DON)的积累动态变化规律.[方法]单因素试验设计,禾谷镰刀菌接种量分别为1×105、1x106、1×107个/g,玉米水分22%,三角瓶中培养,通氧量为1020 m2/m3,温度25士2℃,湿度75%土5%,时间60 d,测定不同时间点玉米培养物中的品质指标和二毒素含量.[结果]结果表明,禾谷镰刀菌接种量对为禾谷镰刀菌提供N源的粗蛋白质含量无影响(P>0.05),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提供N源的氨基酸含量呈二次曲线变化(P<0.01),提供C源的粗脂肪、淀粉、粗纤维呈线性降低(P<0.01).酸价呈线性增加(P<0.01),蛋白质溶解度、能量呈线性降低(P<0.01),霉菌总数和毒素DON、15AC-DON呈二次曲线变化(P<0.01).禾谷镰刀菌产DON的动态规律为,0-15 d毒素产量范围为0.17-0.23 mg/kg,16-20 d毒素产量范围为0.14-0.41 mg/kg,21-60 d毒素产量范围为0.06-0.15 mg/kg;禾谷镰刀菌产15AC-DON的动态规律为,0-5 d毒素产量范围为1.11-5.28 mg/kg,6-15 d毒素产量范围为5.55-10.05 mg/kg,16-60 d毒素产量范围为4.68-12.06 mg/kg.[结论]玉米品质随禾谷镰刀菌接种量增加和培养时间延长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