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42 | 下载0

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单细胞真核生物.是引起微孢子虫病的真菌类病原.在已知并被命名的1500多种微孢子虫中,共有9个属中的17个虫种可以感染人.人类微孢子虫可侵染包括肠道、肝、肺、脑等部位,引起慢性腹泻、肝炎、角膜炎、脑炎、血液系统性感染等,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研究开发快速高效的人类微孢子虫诊断方法成为当前病原微生物检测领域研究的热点.人类微孢子虫的发现历史实际上是伴随检测方法的不断进步而逐渐进行的.这些检测方法包括,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HE)、亚甲蓝染色(methylene blue)、吉姆萨染色(giemsa)、革兰氏染色(gram stain)、韦伯氏改良三色染色法(Weber's chromotrope-based staining)、荧光增白剂染色法(calcofluor white staining)、抗原检测、抗体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DNA点杂交模型等.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更多微孢子虫的检出,使人类能够更好地认识微孢子虫、并制定微孢子虫准确快速检测方法和防控策略.

作者:莫碧莹;包佳玲;周泽扬

来源:微生物学报 2021 年 61卷 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42 | 下载:0
作者:
莫碧莹;包佳玲;周泽扬
来源:
微生物学报 2021 年 61卷 5期
标签:
人类微孢子虫 检测 分子生物学检测 染色镜检 免疫学方法
微孢子虫(microsporidia)是一类专性细胞内寄生的单细胞真核生物.是引起微孢子虫病的真菌类病原.在已知并被命名的1500多种微孢子虫中,共有9个属中的17个虫种可以感染人.人类微孢子虫可侵染包括肠道、肝、肺、脑等部位,引起慢性腹泻、肝炎、角膜炎、脑炎、血液系统性感染等,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研究开发快速高效的人类微孢子虫诊断方法成为当前病原微生物检测领域研究的热点.人类微孢子虫的发现历史实际上是伴随检测方法的不断进步而逐渐进行的.这些检测方法包括,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HE)、亚甲蓝染色(methylene blue)、吉姆萨染色(giemsa)、革兰氏染色(gram stain)、韦伯氏改良三色染色法(Weber's chromotrope-based staining)、荧光增白剂染色法(calcofluor white staining)、抗原检测、抗体检测、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DNA点杂交模型等.随着技术的进步以及更多微孢子虫的检出,使人类能够更好地认识微孢子虫、并制定微孢子虫准确快速检测方法和防控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