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3 | 下载0

[目的]基于生态安全评估,探索溶藻细菌及其分泌物的抑藻效果与机制.[方法]分离获得溶藻细菌2-4(Pseudomonas sp.),通过正交试验和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菌株2-4及其分泌物的抑藻特性,并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对菌株2-4及其分泌物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菌株2-4在最优条件下接种体积比(V/V)为15%时对铜绿微囊藻的4 d抑制率达92.81%,抑藻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t1/2=126 h).菌株2-4具有抑藻多样性,首次报道了假单胞菌对斜生四链藻、蛋白核小球藻和丝藻的抑藻效果.菌株2-4分泌的抑藻活性物质分子量小于500 Da,不耐高温和强酸强碱.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高于1.5%的菌液对大型溞有毒,高于2%的菌株分泌物对大型溞和稀有鲫有毒,但对明亮发光杆菌无毒.较安全的使用范围内,菌株2-4(V/V-1.5%)及其分泌物(V/V=10%)对藻华湖泊水样的叶绿素a去除率为4.83%-42.94%和30.62%-68.69%.[结论]本研究客观分析了假单胞菌2-4及其分泌物在生态安全使用范围内的实际抑藻效果,明晰了溶藻细菌生态毒性与抑藻效率的关系,为生物控藻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作者:叶益华;杨旭楠;陈进林;陈乐天;许玫英

来源:微生物学报 2022 年 62卷 9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3 | 下载:0
作者:
叶益华;杨旭楠;陈进林;陈乐天;许玫英
来源:
微生物学报 2022 年 62卷 9期
标签:
溶藻细菌 假单胞菌 铜绿微囊藻 叶绿素a 分泌物 急性毒性
[目的]基于生态安全评估,探索溶藻细菌及其分泌物的抑藻效果与机制.[方法]分离获得溶藻细菌2-4(Pseudomonas sp.),通过正交试验和动力学模型研究了菌株2-4及其分泌物的抑藻特性,并通过急性毒性试验对菌株2-4及其分泌物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菌株2-4在最优条件下接种体积比(V/V)为15%时对铜绿微囊藻的4 d抑制率达92.81%,抑藻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t1/2=126 h).菌株2-4具有抑藻多样性,首次报道了假单胞菌对斜生四链藻、蛋白核小球藻和丝藻的抑藻效果.菌株2-4分泌的抑藻活性物质分子量小于500 Da,不耐高温和强酸强碱.急性毒性试验结果显示,高于1.5%的菌液对大型溞有毒,高于2%的菌株分泌物对大型溞和稀有鲫有毒,但对明亮发光杆菌无毒.较安全的使用范围内,菌株2-4(V/V-1.5%)及其分泌物(V/V=10%)对藻华湖泊水样的叶绿素a去除率为4.83%-42.94%和30.62%-68.69%.[结论]本研究客观分析了假单胞菌2-4及其分泌物在生态安全使用范围内的实际抑藻效果,明晰了溶藻细菌生态毒性与抑藻效率的关系,为生物控藻实践提供理论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