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6 | 下载0

[背景]安徽省当涂县某池塘养殖黄颡鱼发生暴发性出血病,而当前对该病的病原存在争议.[目的]确定引起黄颡鱼暴发性出血病的病原菌,并明确分离菌株的生物膜形成特性,为从抗生物膜形成角度防治病原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取濒死期黄颡鱼病变脏器分别接种 EPC细胞与培养基(TSB琼脂平板和血琼脂平板)分离病原,并通过人工感染回归试验确定其致病性;采用表型鉴定与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分离菌株,并对其生物膜形成最佳条件、成膜能力及携带的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进行研究.[结果]从病变脏器中分离纯化到一株优势菌株(HSY-2),对黄颡鱼的半数致死量为1.05×106 CFU/mL.经形态学、生化特性和细菌 16S rRNA基因测序等分析确定分离株 HSY-2为简达气单胞菌.其形成生物膜的最佳条件是将细菌接种 TSB培养基于 30℃培养静置 96 h,可形成中等强度的生物膜.同时,分离菌株携带气单胞菌甘油-3-磷酸脱氢酶 D编码基因 glpD、S-核糖同型半胱氨酸裂解酶基因 luxS和 LuxI家族蛋白同系物编码基因 ahyI三种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但未检测到甘露糖敏感型血凝素菌毛合成蛋白 Q编码基因.[结论]本实验为进-步研究简达气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调控机制打下基础,并且从抗生物膜形成角度防治简达气单胞菌感染提供了参考.

作者:杨文飞;熊展博;吴旭光;韩雨希;王红;徐中强;李槿年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2019 年 46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6 | 下载:0
作者:
杨文飞;熊展博;吴旭光;韩雨希;王红;徐中强;李槿年
来源:
微生物学通报 2019 年 46卷 12期
标签:
简达气单胞菌 分离 鉴定 生物膜形成能力 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
[背景]安徽省当涂县某池塘养殖黄颡鱼发生暴发性出血病,而当前对该病的病原存在争议.[目的]确定引起黄颡鱼暴发性出血病的病原菌,并明确分离菌株的生物膜形成特性,为从抗生物膜形成角度防治病原菌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取濒死期黄颡鱼病变脏器分别接种 EPC细胞与培养基(TSB琼脂平板和血琼脂平板)分离病原,并通过人工感染回归试验确定其致病性;采用表型鉴定与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鉴定分离菌株,并对其生物膜形成最佳条件、成膜能力及携带的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进行研究.[结果]从病变脏器中分离纯化到一株优势菌株(HSY-2),对黄颡鱼的半数致死量为1.05×106 CFU/mL.经形态学、生化特性和细菌 16S rRNA基因测序等分析确定分离株 HSY-2为简达气单胞菌.其形成生物膜的最佳条件是将细菌接种 TSB培养基于 30℃培养静置 96 h,可形成中等强度的生物膜.同时,分离菌株携带气单胞菌甘油-3-磷酸脱氢酶 D编码基因 glpD、S-核糖同型半胱氨酸裂解酶基因 luxS和 LuxI家族蛋白同系物编码基因 ahyI三种生物膜形成相关基因,但未检测到甘露糖敏感型血凝素菌毛合成蛋白 Q编码基因.[结论]本实验为进-步研究简达气单胞菌生物膜形成的调控机制打下基础,并且从抗生物膜形成角度防治简达气单胞菌感染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