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58 | 下载0

[背景]红树林来源的放线菌蕴含着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资源,是挖掘小分子药物的重要来源.[目的]对红树林放线菌天然产物进行研究,分离和鉴定其中的抗菌活性化合物.[方法]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红树林土壤中的放线菌,通过琼脂块法初筛和滤纸片法复筛获得具有抗菌活性的放线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确定目标放线菌种类;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目标放线菌的发酵产物进行分析,采用硅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结合的活性追踪法纯化抗菌活性物质;经高分辨电喷雾电离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鉴定抗菌活性物质的结构.[结果]从红树林土壤中筛选到一株抗菌活性较强的放线菌ZFSM1-146,16S rRNA基因序列及其基因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初步确定其为抗生链霉菌(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菌株ZFSM1-146可产生抗菌活性化合物1-3,化合物1-3经结构鉴定分别为放线菌素XOβ、X2和D.经培养基初步优化,抗菌活性最强的放线菌素X2的产量约达到原来的2倍.[结论]从红树林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可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抗生链霉菌ZFSM1-146,并鉴定出3个抗菌活性成分均为放线菌素类化合物,为后续进行放线菌素的产量优化和通过分子遗传手段进行结构改造提供了宝贵的菌种资源.

作者:向晨晨;周珊珊;柴树茂;曹明明;王立岩;冯治洋

来源:微生物学通报 2021 年 48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58 | 下载:0
作者:
向晨晨;周珊珊;柴树茂;曹明明;王立岩;冯治洋
来源:
微生物学通报 2021 年 48卷 7期
标签:
红树林 抗生链霉菌 抗菌活性物质 放线菌素
[背景]红树林来源的放线菌蕴含着丰富的次级代谢产物资源,是挖掘小分子药物的重要来源.[目的]对红树林放线菌天然产物进行研究,分离和鉴定其中的抗菌活性化合物.[方法]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分离纯化红树林土壤中的放线菌,通过琼脂块法初筛和滤纸片法复筛获得具有抗菌活性的放线菌;基于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和系统发育树构建确定目标放线菌种类;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目标放线菌的发酵产物进行分析,采用硅胶柱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技术结合的活性追踪法纯化抗菌活性物质;经高分辨电喷雾电离质谱和核磁共振波谱技术鉴定抗菌活性物质的结构.[结果]从红树林土壤中筛选到一株抗菌活性较强的放线菌ZFSM1-146,16S rRNA基因序列及其基因片段构建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初步确定其为抗生链霉菌(Streptomyces antibioticus);菌株ZFSM1-146可产生抗菌活性化合物1-3,化合物1-3经结构鉴定分别为放线菌素XOβ、X2和D.经培养基初步优化,抗菌活性最强的放线菌素X2的产量约达到原来的2倍.[结论]从红树林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可产生抗菌活性物质的抗生链霉菌ZFSM1-146,并鉴定出3个抗菌活性成分均为放线菌素类化合物,为后续进行放线菌素的产量优化和通过分子遗传手段进行结构改造提供了宝贵的菌种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