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84 | 下载9

目的:观察纳米氢氧化钙根充糊剂的溶血性及对根管微渗漏的影响.方法:自制纳米氢氧化钙根充糊剂后进行红细胞溶血性和葡萄糖微渗漏检测试验.红细胞溶血性试验是将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I组,0. 9%生理盐水,n=3)、阳性对照组(Ⅱ组,蒸馏水,n=3)和纳米氢氧化钙根充糊剂组(Ⅲ组,新制备的纳米氢氧化钙根充根糊制剂成浸提液,n=3),观察各组红细胞溶血反应,确定纳米氢氧化钙根充糊剂的溶血率,初步评价其生物安全性.葡萄糖微渗漏检测试验是选取60颗单根直管前磨牙,经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15颗牙齿.A组使用牙胶尖与Vitapex的复合根充糊剂;B组用牙胶尖充填,不使用根管封闭剂;C组为含主要成分氢氧化钙的Vitapex根充糊剂;D组为纳米氢氧化钙根充糊剂.各组牙齿置于微渗漏检测模型中,分别在第1、2、4、7、14、21、28天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从冠方向根方漏出的葡萄糖的量.结果:Ⅲ组的血红蛋白相对值明显低于Ⅱ组(0. 05±0. 02 vs 0. 70±0. 08,P<0. 01),溶血率为4. 41%,显著小于医用植入材料要求红细胞溶血率≤5%的允许范围.在相同时间段,D组较C组的葡萄糖微渗漏值显著减小(第28天为2. 09±0. 89mmol/L vs 5. 04±0. 98mmol/L, P<0. 01).结论:本实验制备纳米氢氧化钙根充糊剂的溶血性及微渗漏均符合临床

作者:王籽明;彭问安;孙青;范伟

来源:微循环学杂志 2018 年 28卷 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84 | 下载:9
作者:
王籽明;彭问安;孙青;范伟
来源:
微循环学杂志 2018 年 28卷 1期
标签:
纳米氢氧化钙 根充糊剂 红细胞溶血试验 根管微渗漏 生物相容性 Nanometer calcium hydroxide Root canal filling material Red blood cells hemolysis test Endodontic microleakage Biocompatibility E r
目的:观察纳米氢氧化钙根充糊剂的溶血性及对根管微渗漏的影响.方法:自制纳米氢氧化钙根充糊剂后进行红细胞溶血性和葡萄糖微渗漏检测试验.红细胞溶血性试验是将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I组,0. 9%生理盐水,n=3)、阳性对照组(Ⅱ组,蒸馏水,n=3)和纳米氢氧化钙根充糊剂组(Ⅲ组,新制备的纳米氢氧化钙根充根糊制剂成浸提液,n=3),观察各组红细胞溶血反应,确定纳米氢氧化钙根充糊剂的溶血率,初步评价其生物安全性.葡萄糖微渗漏检测试验是选取60颗单根直管前磨牙,经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各15颗牙齿.A组使用牙胶尖与Vitapex的复合根充糊剂;B组用牙胶尖充填,不使用根管封闭剂;C组为含主要成分氢氧化钙的Vitapex根充糊剂;D组为纳米氢氧化钙根充糊剂.各组牙齿置于微渗漏检测模型中,分别在第1、2、4、7、14、21、28天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从冠方向根方漏出的葡萄糖的量.结果:Ⅲ组的血红蛋白相对值明显低于Ⅱ组(0. 05±0. 02 vs 0. 70±0. 08,P<0. 01),溶血率为4. 41%,显著小于医用植入材料要求红细胞溶血率≤5%的允许范围.在相同时间段,D组较C组的葡萄糖微渗漏值显著减小(第28天为2. 09±0. 89mmol/L vs 5. 04±0. 98mmol/L, P<0. 01).结论:本实验制备纳米氢氧化钙根充糊剂的溶血性及微渗漏均符合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