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53 | 下载0

目的 探讨并比较不同细胞因子组合、诱导时间对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成熟,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和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为建立DC体外高效、规模化培育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贴壁法获得DC前体细胞,用白细胞介素4(IL-4)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诱导2d,将其分为6组.A组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α和前列腺素E2(PGE2);B组加入α干扰素(IFN-α);C组加入脂多糖(LPS);3组细胞继续培育2d.D~F组细胞先进行1/3体积换液,24h后,分别再加入上述A~C组的成熟因子,再继续诱导2d.分别收获各组上清和细胞,进行细胞计数,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表型分析;采用ELISA检测各组DC分泌IL-12p70的水平、采用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6组体外诱导体系均能培育出形态学类似DC的细胞,DC数量与纯度(均达到96%以上),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A组与D组比较:CD40、CD80、CD83、CD86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相近,但D组DC分泌IL-12p70水平高于A组;B组与E组比较:E组DC的CD8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B组,CD80表达量略高于B组,2组DC分泌IL-12p70的水平相近;C组与F组比较:CD40、CD80、CD83、CD86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和分泌IL-12p70的水平均相近.6组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均相近.

作者:马国栋;王尊乔;杨峻锋;史央;朱晨瑶;朱永忠

来源: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5 年 31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53 | 下载:0
作者:
马国栋;王尊乔;杨峻锋;史央;朱晨瑶;朱永忠
来源: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15 年 31卷 12期
标签:
树突状细胞 体外诱导 细胞分化 @@
目的 探讨并比较不同细胞因子组合、诱导时间对树突状细胞(DC)体外诱导、成熟,分泌细胞因子水平和刺激淋巴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为建立DC体外高效、规模化培育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分离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贴壁法获得DC前体细胞,用白细胞介素4(IL-4)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诱导2d,将其分为6组.A组加入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α和前列腺素E2(PGE2);B组加入α干扰素(IFN-α);C组加入脂多糖(LPS);3组细胞继续培育2d.D~F组细胞先进行1/3体积换液,24h后,分别再加入上述A~C组的成熟因子,再继续诱导2d.分别收获各组上清和细胞,进行细胞计数,采用流式细胞术进行表型分析;采用ELISA检测各组DC分泌IL-12p70的水平、采用细胞增殖检测试剂盒刺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结果 6组体外诱导体系均能培育出形态学类似DC的细胞,DC数量与纯度(均达到96%以上),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A组与D组比较:CD40、CD80、CD83、CD86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相近,但D组DC分泌IL-12p70水平高于A组;B组与E组比较:E组DC的CD86表达水平显著高于B组,CD80表达量略高于B组,2组DC分泌IL-12p70的水平相近;C组与F组比较:CD40、CD80、CD83、CD86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和分泌IL-12p70的水平均相近.6组DC刺激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均相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