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617 | 下载722

目的? 探讨物理降温在住院发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综合物理降温对住院患者体温影响的证据,通过证据生成及证据传播后将证据运用到临床实践.将2017年11月—2018年6月入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的血液病发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试验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0.5 g口服加用冰袋物理降温,对照组单用对乙酰氨基酚0.5 g口服,比较两组降温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初始体温为(38.90±0.37)℃,降温30 min后为(38.85±0.36)℃,降温1 h后为(38.63±0.52)℃,降温2 h后为(38.07±0.76)℃;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8.89±0.39)、(38.82±0.40)、(38.58±0.59)和(37.90±0. 67)℃.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组内各时点体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77.862,P<0.01),不同组别的干预措施与不同时间点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0.728,P>0.05),两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降温效果不明显(F组间=0.909,P>0.05).结论? 在使用药物降温基础上,是否加用物理降温对患者体温无明显影响.医务人员应结合患者病情变化及其主观意愿选择是否采取物理降温措施,以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提高舒适度.

作者:李媛;叶红芳;褚红;沈茜;万李;应秀华;张新月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年 25卷 1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617 | 下载:722
作者:
李媛;叶红芳;褚红;沈茜;万李;应秀华;张新月
来源: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9 年 25卷 12期
标签:
发热 住院患者 物理降温 循证实践 Hyperthermia In-patient Physical cooling Evidence-based practice
目的? 探讨物理降温在住院发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澳大利亚JBI循证卫生保健模式,综合物理降温对住院患者体温影响的证据,通过证据生成及证据传播后将证据运用到临床实践.将2017年11月—2018年6月入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的血液病发热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试验组采用对乙酰氨基酚0.5 g口服加用冰袋物理降温,对照组单用对乙酰氨基酚0.5 g口服,比较两组降温效果.结果? 试验组患者初始体温为(38.90±0.37)℃,降温30 min后为(38.85±0.36)℃,降温1 h后为(38.63±0.52)℃,降温2 h后为(38.07±0.76)℃;对照组患者分别为(38.89±0.39)、(38.82±0.40)、(38.58±0.59)和(37.90±0. 67)℃.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两组患者组内各时点体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77.862,P<0.01),不同组别的干预措施与不同时间点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F交互=0.728,P>0.05),两组患者在各时间点的降温效果不明显(F组间=0.909,P>0.05).结论? 在使用药物降温基础上,是否加用物理降温对患者体温无明显影响.医务人员应结合患者病情变化及其主观意愿选择是否采取物理降温措施,以保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提高舒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