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55 | 下载13

背景:脑血管病的 CT影像表现与中医辨病辨证的相关性研究属于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范畴,是现代医学影像与传统中医相交叉的边缘性学科. 目的:探讨 CT影像表现与中医辨病辨证的相关性,评价 CT在血管性痴呆 (vascular dementia, VD)中医辨病辨证中作用. 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横断面研究. 地点和对象:研究对象为解放军 252医院神经科诊断为 VD的患者 30例,男 18例,女 12例.入选患者均在实施治疗方案之前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 CT表现对照. 主要观察指标: VD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 4种类型:肾精虚衰型、心脾两虚型、痰浊阻窍型和淤血阻络型相应的头颅 CT表现. 结果:中医辨证以淤血阻窍型多见, CT表现以多发性梗塞灶者多见. CT表现在中医辨证(脑萎缩:淤血阻窍型 2例,痰浊阻窍型 4例,肾精虚衰型 2例,心脾两虚型 2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 2=10.353,P=0.323).辨病与中医辨证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 2=9.931,P=0.356).脑萎缩与室旁对称性片状低密度及蛛网膜下腔高密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 2=3.354, P=0.067),而多发性梗死灶与后两种表现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 2=5.445, P=0.020). 结论: VD各证型中 CT主要表现为多发性脑梗死.各种 CT表现在中医各证型之间的出现频率差异不显著,但在辨病过程中 CT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田锦林;赵晓宇

来源:中国临床康复 2004 年 8卷 7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55 | 下载:13
作者:
田锦林;赵晓宇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年 8卷 7期
标签:
痴呆,血管性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辨证分型
背景:脑血管病的 CT影像表现与中医辨病辨证的相关性研究属于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范畴,是现代医学影像与传统中医相交叉的边缘性学科. 目的:探讨 CT影像表现与中医辨病辨证的相关性,评价 CT在血管性痴呆 (vascular dementia, VD)中医辨病辨证中作用. 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横断面研究. 地点和对象:研究对象为解放军 252医院神经科诊断为 VD的患者 30例,男 18例,女 12例.入选患者均在实施治疗方案之前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和 CT表现对照. 主要观察指标: VD患者中医辨证分型的 4种类型:肾精虚衰型、心脾两虚型、痰浊阻窍型和淤血阻络型相应的头颅 CT表现. 结果:中医辨证以淤血阻窍型多见, CT表现以多发性梗塞灶者多见. CT表现在中医辨证(脑萎缩:淤血阻窍型 2例,痰浊阻窍型 4例,肾精虚衰型 2例,心脾两虚型 2例)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 2=10.353,P=0.323).辨病与中医辨证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 2=9.931,P=0.356).脑萎缩与室旁对称性片状低密度及蛛网膜下腔高密度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χ 2=3.354, P=0.067),而多发性梗死灶与后两种表现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 2=5.445, P=0.020). 结论: VD各证型中 CT主要表现为多发性脑梗死.各种 CT表现在中医各证型之间的出现频率差异不显著,但在辨病过程中 CT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