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375 | 下载5

背景:中医学理论认为脾虚症能反映疾病的本质,现代医学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脾虚症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目的:研究中医脾虚症与胃癌患者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健脾益气中药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其影响.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妇产科.对象:选择2000-10/2002-05在本院外科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02例(同期该类患者450例),男59例,女43例;年龄31~74岁,平均55.6岁.根据中医辨证标准,将102例患者分为胃癌无脾虚症和有脾虚症两组,并将有脾虚症组患者分为单纯手术组与手术+健脾治疗组.方法: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健脾治疗组在手术后第1天开始,静脉滴注健脾益气中药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广东省利民制药厂生产,主要成分:党参、黄芪),1次/d,共8 d.术后第9天静脉抽抗凝血2mL用于相关免疫指标测定.主要观察指标:分析统计胃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等.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T淋巴细胞嗜银蛋白含量以及NK细胞活性.结果:102例胃癌患者中有63例(61.8

作者:赵群;李勇;杨进强;陈少轩;焦志凯;张志栋;王力利;张辉

来源:中国临床康复 2004 年 8卷 35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375 | 下载:5
作者:
赵群;李勇;杨进强;陈少轩;焦志凯;张志栋;王力利;张辉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2004 年 8卷 35期
标签:
胃肿瘤 脾虚/中药治疗 红细胞/免疫学 免疫,细胞 黄芪 人参 注射剂
背景:中医学理论认为脾虚症能反映疾病的本质,现代医学实验和临床研究表明中医脾虚症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目的:研究中医脾虚症与胃癌患者临床生物学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健脾益气中药参芪扶正注射液对其影响.设计:以诊断为依据的病例对照研究.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外三科、妇产科.对象:选择2000-10/2002-05在本院外科住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患者102例(同期该类患者450例),男59例,女43例;年龄31~74岁,平均55.6岁.根据中医辨证标准,将102例患者分为胃癌无脾虚症和有脾虚症两组,并将有脾虚症组患者分为单纯手术组与手术+健脾治疗组.方法: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手术+健脾治疗组在手术后第1天开始,静脉滴注健脾益气中药参芪扶正注射液250 mL(广东省利民制药厂生产,主要成分:党参、黄芪),1次/d,共8 d.术后第9天静脉抽抗凝血2mL用于相关免疫指标测定.主要观察指标:分析统计胃癌浸润深度、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以及TNM分期等.检测红细胞C3b受体花环(RBC-C3bRR)、免疫复合物花环(RBC-ICR)、T淋巴细胞嗜银蛋白含量以及NK细胞活性.结果:102例胃癌患者中有63例(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