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18 | 下载0

目的:观察中低温体外循环期间脑循环中的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产生水平,并评价炎性反应与脑损伤标志性蛋白S 100β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胸血管外科2003-01/06拟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20例.麻醉诱导后经颈内静脉逆行放置导管至颈静脉球部,于体外循环前、稳定低温期、复温至33℃和体外循环后30 min,分别成对抽取桡动脉和颈静脉球部血样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于体外循环前和体外循环后30 min,6,24,48 h测量血浆S 100β蛋白水平.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2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体外循环中较体外循环前明显增加(P<0.01),但仅在复温期和体外循环后30 min观察到颈静脉和动脉肿瘤坏死因子α的差值,分别为(0.26±0.63)和(0.19±0.43)μg/L.②体外循环前后血浆S 100β水平的变化:体外循环后30 min达峰值,体外循环后48 h恢复至体外循环前水平.③S 100β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关系:体外循环后30 min S 100β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r=0.489);而S 100β与颈静脉-动脉肿瘤坏死因子α差值和脑摄氧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中低温体外循环可激活脑的炎性反应,并引起血浆S 100β蛋白水平增高;体外循环后血浆S 100 β水平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

作者:魏蔚;李云涛;刘斌

来源:中国临床康复 2005 年 9卷 26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18 | 下载:0
作者:
魏蔚;李云涛;刘斌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年 9卷 26期
标签:
脑损伤 体外循环 肿瘤坏死因子 S 100蛋白质类
目的:观察中低温体外循环期间脑循环中的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产生水平,并评价炎性反应与脑损伤标志性蛋白S 100β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胸血管外科2003-01/06拟行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20例.麻醉诱导后经颈内静脉逆行放置导管至颈静脉球部,于体外循环前、稳定低温期、复温至33℃和体外循环后30 min,分别成对抽取桡动脉和颈静脉球部血样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于体外循环前和体外循环后30 min,6,24,48 h测量血浆S 100β蛋白水平.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20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体外循环中较体外循环前明显增加(P<0.01),但仅在复温期和体外循环后30 min观察到颈静脉和动脉肿瘤坏死因子α的差值,分别为(0.26±0.63)和(0.19±0.43)μg/L.②体外循环前后血浆S 100β水平的变化:体外循环后30 min达峰值,体外循环后48 h恢复至体外循环前水平.③S 100β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关系:体外循环后30 min S 100β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r=0.489);而S 100β与颈静脉-动脉肿瘤坏死因子α差值和脑摄氧率均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中低温体外循环可激活脑的炎性反应,并引起血浆S 100β蛋白水平增高;体外循环后血浆S 100 β水平与肿瘤坏死因子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