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233 | 下载22

目的:应用客观听力检测技术分析新生儿核黄疸后听觉通路损伤的临床听力学特点,评价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的蜗性及蜗后病变特征.方法:选择1999-06/2003-12就诊的2岁以下新生儿核黄疸后伴听觉通路损伤患者32例(62耳)为核黄疸组;以大脑半球病变为主的疾病,如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恢复期、精神和运动发育迟缓等其它中枢性病变伴听觉通路损伤患儿34例(68耳)为中枢性病变组;并选取同年龄段听力正常小儿30例(54耳)为健康对照组.同时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镫骨肌声反射检测,对比不同组别间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V阈值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各自的特点,同一组间不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V阈值耳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变化特征.各组间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幅值的差异显著性选用方差分析,11个频点引出率等计数资料的差异显著性选用卡方检验.结果:各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无脱落,均纳入结果分析.核黄疸组脑干诱发电位波V阈值>80 nHLdB占81

作者:杨思达;罗仁忠;罗慧;吴惠玲

来源:中国临床康复 2005 年 9卷 31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233 | 下载:22
作者:
杨思达;罗仁忠;罗慧;吴惠玲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年 9卷 31期
标签:
核黄疸 听力 诱发电位,听觉,脑干 畸变产物
目的:应用客观听力检测技术分析新生儿核黄疸后听觉通路损伤的临床听力学特点,评价感音神经性耳聋患儿的蜗性及蜗后病变特征.方法:选择1999-06/2003-12就诊的2岁以下新生儿核黄疸后伴听觉通路损伤患者32例(62耳)为核黄疸组;以大脑半球病变为主的疾病,如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恢复期、精神和运动发育迟缓等其它中枢性病变伴听觉通路损伤患儿34例(68耳)为中枢性病变组;并选取同年龄段听力正常小儿30例(54耳)为健康对照组.同时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和镫骨肌声反射检测,对比不同组别间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V阈值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各自的特点,同一组间不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波V阈值耳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变化特征.各组间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幅值的差异显著性选用方差分析,11个频点引出率等计数资料的差异显著性选用卡方检验.结果:各组患儿治疗过程中无脱落,均纳入结果分析.核黄疸组脑干诱发电位波V阈值>80 nHLdB占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