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67 | 下载0

目的:观察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牛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成骨效果.方法:实验于2002-10/2003-05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将30只新西兰白兔两侧桡骨干中段造成1.5 cm长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21只,空白对照组9只.其中实验组左侧植入颗粒骨+骨形态发生蛋白,右侧植入颗粒骨;空白对照组双侧植入明胶海绵.分别于术后2,4,12周实验组各取7只、空白对照组各取3只对兔桡骨植入物进行大体形态、放射学检查及组织学检查,12周进行生物力学试验.结果:纳入兔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兔桡骨植入物大体、X射线与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12周实验组两种方法均可以修复节段性骨缺损,但左侧无论从成骨时间及成骨效果上都要优于右侧,空白对照组无骨愈合现象.②兔桡骨植入物生物力学测试结果:证明实验组左侧在最大应力方面要优于右侧[(101.03±12.49),(73.71±9.75)N,P<0.05];在弹性模量上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自体微小颗粒骨可较好的修复骨缺损,但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后在成骨时间和成骨质量上更优.

来源:中国临床康复 2005 年 9卷 34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67 | 下载:0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年 9卷 34期
标签:
骨移植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骨/损伤
目的:观察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牛骨形态发生蛋白的成骨效果.方法:实验于2002-10/2003-05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动物实验中心完成.将30只新西兰白兔两侧桡骨干中段造成1.5 cm长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21只,空白对照组9只.其中实验组左侧植入颗粒骨+骨形态发生蛋白,右侧植入颗粒骨;空白对照组双侧植入明胶海绵.分别于术后2,4,12周实验组各取7只、空白对照组各取3只对兔桡骨植入物进行大体形态、放射学检查及组织学检查,12周进行生物力学试验.结果:纳入兔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兔桡骨植入物大体、X射线与组织学检查结果:术后12周实验组两种方法均可以修复节段性骨缺损,但左侧无论从成骨时间及成骨效果上都要优于右侧,空白对照组无骨愈合现象.②兔桡骨植入物生物力学测试结果:证明实验组左侧在最大应力方面要优于右侧[(101.03±12.49),(73.71±9.75)N,P<0.05];在弹性模量上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自体微小颗粒骨可较好的修复骨缺损,但复合骨形态发生蛋白后在成骨时间和成骨质量上更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