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账号已在其他设备登录,您当前账号已强迫下线,
如非您本人操作,建议您在会员中心进行密码修改

确定
收藏 | 浏览175 | 下载8

目的:观察转基因小鼠鼻腔、鼻咽、肺、食道、胃、大肠、肝、肾、脾中外源突变型p53mt和潜伏膜蛋白1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实验于2005-03/04在湖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基础研究室完成.选取4月龄转p53mt和潜伏膜蛋白1基因F0代小鼠1只,以正常同龄未转基因C57BL/6J小鼠4只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分别检测转基因鼠和对照鼠鼻腔、鼻咽、肺、食道、胃、大肠、肝、肾、脾中p53mt和潜伏膜蛋白1基因的表达强度,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阳性反应物的平均灰度值.系统设定白色最大灰度为256,黑色最小灰度为0.灰度值越小,代表阳性反映程度越高.结果:实验纳入转基因鼠1只,对照鼠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蛋白质阳性表达信号的定位分布:转基因鼠p53mt和潜伏膜蛋白1基因的免疫组化阳性信号均为棕黄色的颗粒或斑块,表达量高,p53mt蛋白绝大部分分布于细胞膜和胞浆内,少数位于细胞核中.对照鼠p53mt蛋白在组织中呈弱表达,潜伏膜蛋白1的蛋白阳性信号主要位于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和胞浆中.②转基因鼠和对照鼠不同组织部位中p53mt基因表达的平均灰度值:转基因鼠食道、肝、脾中平均灰度值较高(131.75±17.25,135.15±13.14,139.42±11.55),在鼻腔黏膜、鼻咽组织、大肠中平均灰度值较低(96.61±12.43,109.26±9.90,109.45±6.72).除了胃、脾外,

作者:何迎春;田道法;田甜;卢芳国;刘宇勤

来源:中国临床康复 2005 年 9卷 42期

知识库介绍

临床诊疗知识库该平台旨在解决临床医护人员在学习、工作中对医学信息的需求,方便快速、便捷的获取实用的医学信息,辅助临床决策参考。该库包含疾病、药品、检查、指南规范、病例文献及循证文献等多种丰富权威的临床资源。

详细介绍
热门关注
免责声明:本知识库提供的有关内容等信息仅供学习参考,不代替医生的诊断和医嘱。

收藏
| 浏览:175 | 下载:8
作者:
何迎春;田道法;田甜;卢芳国;刘宇勤
来源:
中国临床康复 2005 年 9卷 42期
标签:
转基因 蛋白质p53 病毒包膜蛋白质类 基因表达
目的:观察转基因小鼠鼻腔、鼻咽、肺、食道、胃、大肠、肝、肾、脾中外源突变型p53mt和潜伏膜蛋白1基因的表达情况.方法:实验于2005-03/04在湖南中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基础研究室完成.选取4月龄转p53mt和潜伏膜蛋白1基因F0代小鼠1只,以正常同龄未转基因C57BL/6J小鼠4只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分别检测转基因鼠和对照鼠鼻腔、鼻咽、肺、食道、胃、大肠、肝、肾、脾中p53mt和潜伏膜蛋白1基因的表达强度,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阳性反应物的平均灰度值.系统设定白色最大灰度为256,黑色最小灰度为0.灰度值越小,代表阳性反映程度越高.结果:实验纳入转基因鼠1只,对照鼠4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蛋白质阳性表达信号的定位分布:转基因鼠p53mt和潜伏膜蛋白1基因的免疫组化阳性信号均为棕黄色的颗粒或斑块,表达量高,p53mt蛋白绝大部分分布于细胞膜和胞浆内,少数位于细胞核中.对照鼠p53mt蛋白在组织中呈弱表达,潜伏膜蛋白1的蛋白阳性信号主要位于上皮细胞的细胞膜和胞浆中.②转基因鼠和对照鼠不同组织部位中p53mt基因表达的平均灰度值:转基因鼠食道、肝、脾中平均灰度值较高(131.75±17.25,135.15±13.14,139.42±11.55),在鼻腔黏膜、鼻咽组织、大肠中平均灰度值较低(96.61±12.43,109.26±9.90,109.45±6.72).除了胃、脾外,